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119章 出謀(1 / 2)

阿敏的心裏先是一窒,但是立刻拉下臉說道:“楊大人,你這話說的也未免太誇張了。就算黃台吉擊破察哈爾一部,把林丹汗趕出了遼河套草原,現在威望大盛。

但我大金四大貝勒共治朝政的的局麵,也不是他能夠輕易動搖的。再說了,大人可知道,你在和談中遲遲不肯退讓,早就讓我大金國諸貝勒、諸貝子不滿了。

我女真不少年輕子弟,在議事時談及議和,都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態度。他們認為明國同我大金作戰,都是連戰連敗,就這種戰績還有什麼資格談議和的條件?

我大金西征朝鮮,東破蒙古察哈爾部,昔日三麵受敵的危局已去,如果明國不肯談和,那麼我大金軍正好全力南下,和明軍較量一番。楊大人你不肯在談判桌上拿出來的東西,那我們就自己去取好了。”

阿敏赤裸裸的威脅,頓時讓楊鎬心裏頗為惱火,但是他卻發作不得,因為阿敏說的確實是大實話。

他剛到沈陽的時候,由於後金還有西麵察哈爾蒙古部的威脅,因此雖然後金在同明軍的幾次戰爭中都獲得了勝利,但是這些後金將領還是對他保持了足夠的尊敬。

然而,誰也沒想到,同努爾哈赤糾纏了十幾年的林丹汗,居然會放棄自己的大本營西遷了。而他所留下的駐守部落,也被黃台吉一舉剿滅了。

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後金國的戰略態勢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此時沈陽城內的女真各部親貴終於確認,後金國在遼東地區的統治將會穩固下來了,他們不必再擔憂,會被趕出沈陽城,回到山林裏當野人去了。

這種突如其來的戰略形勢的變化,讓金國的女真將領們,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將領們,讓他們的自信心膨脹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

沈陽城內充斥著這些年輕人狂妄的聲音,他們叫嚷著要打到錦州,攻下寧遠,一直把戰線推到山海關之下,讓山海關成為兩國的邊境線,從此關外屬於後金,而關內屬於大明。

在這種叫囂聲中,之前後金國內主張和談的聲音,突然就變的微不可聞了。

對於眼下的這個局麵,楊鎬也感覺無可奈何,他實在沒料到,號稱蒙古大汗的正統繼承者,林丹汗會這麼輕易就放棄了自己的根據地,把肥沃的遼河套草原拱手讓給了後金。

原本在和談中變得有些軟弱的後金官員,在這種形勢下也重新變得強硬了起來,這讓一直堅持不賠款、不割地立場的楊鎬也有些遲疑了起來。

如果不是崇禎派回來的錦衣衛,再次向他重申了皇帝的立場,也許他就直的想要退一步了。

讓楊鎬感到焦慮的,不僅僅是後金擊敗了蒙古察哈爾部,還包括在後金的士兵身上,他還看到了一種張揚和無所畏懼的樂觀精神。

這種朝氣蓬勃的士氣,他在明軍身上已經很久沒見了。大約當年李成梁手下的家丁身上有過,但是現在的遼東軍身上,他確實沒有看到過。

所以阿敏說的話雖然難聽,但是楊鎬知道這是一句實話。帶著擊破蒙古察哈爾部的氣勢,後金真的出兵錦州的話,很難說錦州還能不能保得住。

不過他很快就按捺住了之間的怒火,反複思考了一會,才對著阿敏說道:“二貝勒說的不錯,如果和談不成,了不起你我兩國之間再起刀兵就是了。

至於說金國想要用武力獲取些什麼,不妨就試試好了。我大明最糟糕的結局,也不過就是丟失關外之地。但是二貝勒你又能從這場戰爭中獲得些什麼呢?”

阿敏為之氣結,不過雖然楊鎬不受自己的威脅,不願意主動向他求援,他卻不能裝出無所謂的態度。

當初他看著努爾哈赤斬殺了自己的父兄,還能跟在這位伯父的身邊安然長大,並拿回了父親名下的鑲藍旗,就說明了他不是一個剛勇不屈之人。

隻要能活下去,他並不介意向任何人低頭。既然楊鎬不主動拉攏他,那麼他就主動挑明了好了。

阿敏隻是想了片刻,就下了決斷,他放低身段說道:“事實上,現在大金國內真心想要議和的,隻是我一人而已。

自從黃台吉擊破蒙古察哈爾部之後,就算是原本支持議和的人,現在也大多猶豫不決了。

如果大人你不能給我一些支持的話,恐怕這場和談就真的要破裂了。如果大金同明國再度開戰,得到好處的不過是黃台吉,對大明,對我,都是一個壞消息。”

楊鎬猶豫了下, 終於誠懇的說道:“那麼你想要得到什麼樣的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