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心素還在考慮,這位傳教士所說的購買聖薩爾瓦多城方案的可能性,郭慶已經直言不諱的訓斥道:“離開?沒有我們的允許,你們坐上船能去哪?海底嗎…”
在一番義正言辭的訓斥之後,郭慶便讓士兵把這位還想要說些什麼的傳教士拖了出去,趕回了城堡的方向。
事發突然,當這位傳教士被趕出帳篷之後,許心素才反應了過來,他頗為不快的看著郭慶說道:“何必如此急躁,吾看那個西洋和尚似乎還有話說。”
郭慶對著他拱了拱手後,笑著說道:“有什麼話都不必聽了,這些西洋蠻夷到了眼下這個局麵,還想要把大人和下官當成冤大頭,實在是可笑。
出錢購買城堡,這豈不是等於承認了這些西洋蠻夷所言,台灣並非我大明之土麼,否則哪有人花錢買回自己土地的。
再則,如果輕輕放過了這些西班牙人,那些荷蘭人會怎麼想?難道他們不會覺得我大明過於懦弱了嗎?
如果他們認為,襲擊我大明就算是失敗了也沒有什麼風險,那麼今後我大明萬裏海疆焉有寧日?”
許心素終於被郭慶的氣勢給壓住了,剛剛被迫從福建遷出基業的他,事實上亟需得到皇帝的支持。
雖然他清楚,皇帝命他主持了這場征討西班牙人的戰爭。但是在這隻臨時拚湊起來的軍隊中,最得皇帝信任的,莫過於這些從陸軍軍官學校調撥來,觀察戰爭經過的軍校學員。
而其次則是董衛賢和他的四海營,最後才是他麾下的福建水師一部。
驅逐了西班牙派出的和談使者之後,許心素便召見了那些還在分派戰利品的村社長老們,他把郭慶告訴他的攻城方案說了一遍之後,這些長老們頓時就不幹了。
當初雙方結盟的時候,曾經約定戰後要把社寮島交還給住在島上的原住民部族,而且這些部族還承諾會為明軍籌備糧食。
雖然雞籠、淡水一代的土地肥沃,糧食收成也還不錯。但是這裏畢竟還是以原始森林覆蓋的丘陵地形居多。各個村社的糧食餘量並沒有豐富到,可以支持一隻數千人的大軍長期征戰下去。
正如郭慶所預料的,害怕明軍找借口留下不走的長老們,主動承擔了正麵進攻城堡的任務,而明軍則負責在後方進行火力支援。
雖然郭慶認為消耗原住民的數量,有利於大明進入此地,但是他也並沒有明目張膽的讓原住民去送死。
事實上以聖薩爾瓦多城的防禦措施,光憑借進攻的人數,而沒有一個全麵的進攻計劃,是根本無法攻下這座城堡的。
在之前的戰鬥中,西班牙人在城外損失了200餘人,其中有87名西班牙士兵。
在得到了“聖胡安號”上的士兵支援後,城堡內現在也還有將近500人,其中有200多西班牙人。而城外原住民的士兵也最多不過2500人,不到五倍而已。
以郭慶這些天來,同各村社原住民士兵的交談,他認為淡水河下遊、雞籠地區、三貂角,這三塊地方的原住民應當是分屬不同村社聯盟,也是台北地區的主要勢力。
三貂角往南,宜蘭附近的原住民村社,則又屬於另一個大部族了。普遍來說,資源比較匱乏的台東部族,往往要比資源比較豐富的台灣西麵部落,更為野蠻和好鬥。
這次前來參戰的原住民村社,大多來自雞籠、三貂角之間的區域,以這些村社的人口,足以組織起一隻近萬人的軍隊。那樣,就算是大明也要正眼想看幾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