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336章 戰略研究(1 / 2)

在崇禎拿出了太祖高皇帝的話語搪塞了他之後,孫承宗也無法再勸說下去了。

他遲疑了片刻之後,才對著崇禎說道:“所以,陛下便是為了今天這軍製改革的事宜,才不願意讓袁自如接替臣的職位嗎?”

朱由檢抬頭看著他說道:“先生你也知道,軍製改革之後,總參謀部將會變得多麼重要。朕實在不能把參謀總長的位置交給,一個有可能破壞了朝中政治平衡的人。

而在今日的朝堂上,除了先生以外,朕還能相信誰呢?難道先生真的認為,我們這位袁自如先生擔任了總長之後,會像先生您這樣,保持對朝堂政治的中立態度嗎?”

孫承宗頓時沉默了下去,他之所以一直推薦袁崇煥接任自己的位置,完全是因為他覺得,以袁崇煥的膽略和才能方可以抵擋得住遼東興起的建奴。

相比起朝堂中那些雖然口上誇誇其談,但是連戰場都不敢去的官員來說,袁崇煥已經算是大明文官中少有的知兵人物了。

茅元儀雖然同樣才能出眾,但是一來他不是科舉出身,無法得到朝中文官集團的認同;二來他的文人個性過於強烈,根本無法得到軍中大將的認同。

因此能夠同時獲得朝廷和軍隊認可的,孫承宗以為隻有袁崇煥最為合適。他更希望茅元儀能夠作為袁崇煥的副手,幫助袁崇煥解決在軍事謀略上的缺陷。

但是孫承宗此前的考慮,總參謀部隻是取代五軍都督府,戰時統帥軍隊出征的這麼一個平時將領安置所。

他之前並沒有想過,崇禎會把總參謀部的位置抬的這麼高,現下兵部除了最後的軍費審核同軍官任命外,隻剩下了對於後勤和軍械的監管工作。

總參謀部卻已經從剛設立時的軍令機構,延伸到了軍政管理的工作上去了。可以說,從前是兵部侵占了五軍都督府的大部分權力,但是現在總參謀部卻大有架空兵部的勢態。

按照今天的軍製改革方案實施下去,他這個參謀總長的權力還要在兵部尚書之上,唯一欠缺的一點便是,代表軍隊在朝堂上發言的,還是兵部尚書而不是參謀總長而已。

孫承宗能夠保證,他在這個位置上對朝中的政治鬥爭能保持中立。但是他卻無法保證,他的弟子袁崇煥是否也能如此,畢竟這位弟子的功名之心,從來都沒有在人前隱藏過。

孫承宗思前想後了許久,便打了退堂鼓對著崇禎說道:“老臣且為陛下再撐上兩年,看看這袁自如究竟能不能擔當大任。

不過如果他這兩年內行事不出差錯,陛下是否能夠重新考慮,讓他接任臣的職位。縱觀現在的總參謀部成員和朝堂上的官員,能夠勝任參謀總長的人員,實在是寥寥無幾啊。”

朱由檢抿著嘴仔細的想了想,才謹慎的回道:“如果袁自如是眾望所歸,就算是朕也阻攔不得,孫先生又何必多慮。

倒是孫先生可在這總長的位置上下一下功夫,看看如何訂出製度限製住參謀總長權力過大的問題,則朕就不必為參謀總長的人選日日擔憂了。”

孫承宗略略沉默了片刻,便想要起身向崇禎告辭,但是朱由檢卻再次叫住了他說道:“其實朕還有二事,想要同先生私下商議。”

孫承宗對著崇禎欠了欠身,便再次坐了下來,等候皇帝的吩咐。

“一件事是,現在我們已經建了北京、南京、成都三所陸軍軍官學校。以這三所軍校畢業的學員為基礎,當地方都督府成立之後,便可將附近幾省內的軍隊重新整訓一遍,加強朝廷對於地方軍隊的控製力。

但是兩廣雲南之地位置偏遠,且和其他地區的自然條件相差較大,若是以這三所軍校去整訓這些地方的軍官,恐怕往來不便,也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

所以朕希望,從北京、成都兩地抽調教官和畢業學員作為老師,在兩廣之地建立一所新的軍校,專門用以整訓這一地區的軍隊,並測繪該地區的地圖和研究該地區的作戰方式。不知先生以為可否?”

孫承宗隻是低頭沉思了片刻,便回道:“陛下思慮的極是,兩廣、雲南之地向來被人視為瘴癘之地,特別是廣西和雲南的防禦,都是以當地的土兵為主。

雖說廣西狼兵、雲南土司一向恭順於朝廷,但是西南奢安之亂前,奢家和安家同樣是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土司人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兩廣雲南之地的官軍進行整頓編訓,現在也是勢在必行了。臣以為,在兩廣設立一所軍校是應該的。不知陛下屬意何處建立這所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