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466章 真理和正義(1 / 2)

許心素、葉雨軒、趙承東等27名前往濟州府的文武官吏,這日下午在武英殿接受了崇禎的召見。五日後他們就將同徐心素等人啟程前往濟州府,開設東海巡閱府和濟州府。

朱由檢同這些人員一一交談之後,才叫過了許心素、葉雨軒、趙承東三人上前單獨說道:“你們這次前往濟州島開府,一是要把濟州島完全納入我大明的治下;二便是以濟州島為基地監視朝鮮、日本兩國的動向。

雖然有王化貞擔任東江巡撫,負責一部分對朝鮮的交涉事項,但是他畢竟是個文臣,又要分心東江事務,因此不久朕還會派遣一名全權特使,專門負責同朝鮮王國的交涉事務。

朝鮮王國雖然對我大明一向恭順,但是這個藩國武備鬆懈,再加上國王的骨頭又比較軟。要是被女真人兵臨城下,保不住就要再次投降。

朝鮮王國同我大明的體製有所不同,他們的兩班都是世襲的貴族大地主,而百姓都是依附於各地的兩班地主。一旦朝鮮國王帶著朝鮮兩班貴族投降了,後金就能毫無障礙的獲得朝鮮的人力和物力。

所以我要你們監視朝鮮王國的動向,一旦朝鮮國內發生了變化,你們就要負責接應我駐朝鮮特使,把朝鮮王弄出京城,或是接應到濟州島,或是接回大明,絕不可使朝鮮王落在後金手中。”

對於崇禎的特別叮囑,三人都沒有感到有什麼不適,畢竟他們都不是什麼正經讀書人出身,劫持朝鮮王雖然看起來有些不道德,但是三人都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葉雨軒倒是多嘴問了一句,“陛下,請問臣等到時候應當怎麼同那位特使聯係呢?”

朱由檢想了想說道:“你們在江華島設立一個據點,安排一隻常駐船在島上。今後就通過江華島上的據點進行聯絡,如果後金真的攻入了朝鮮,駐朝鮮特使會先勸說朝鮮王撤退到江華島,然後看情況是否轉移朝鮮王離開江華島。

至於對日本的動向進行監視,主要還是關注日本國內的貿易和政治狀況,及時傳回國內,也好讓我們做出及時的反應,避免因為日本的內政而遭受損失。”

三人大致理解了皇帝的意思,在召見快要結束的時候,朱由檢又仿佛記起了什麼,最後吩咐道:“另外你們此去開拓海參崴、黑龍江下遊濱海地區、庫頁島及扶桑島等地,朕想要最後囑咐你們一句,從大明本土運送一名士兵到以上地區待上一年,最少也要花費150元。

因此朕希望你們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當地的人力,你們每在當地招募一名協助大明的土兵,不但增強了一分大明在當地的力量,還同時減少了當地一名大明潛在的敵人。

所以朕希望你們抵達以上地區的時候,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盡量不要使用武力對付當地的居民。除非對方一心同我大明為敵。

去年我們去過當地的探索船隻不是說過,當地缺乏鐵器、棉布和食鹽嗎。這些東西朕都會給你們準備充足的,隻要能夠用這些物資解決的問題,總比消耗我們的戰士強。朕想各位應當聽明白了吧?”

許心素第一個出聲說道:“臣等一定遵照陛下的命令,不會在當地毀壞我大明的聲譽的。”

葉雨軒同趙承東也跟在他後麵應聲附和著。在三人就要退下時,朱由檢突然叫住了趙承東說道:“光海君的新生子今天剛好滿月,今晚會在府上辦理滿月酒。你替朕做一回賀使,把朕準備好的禮物送過去吧。王承恩你帶著他去拿禮物去吧。”

趙承東恍惚了一下,才按捺住有些激動的心情對著崇禎抱拳行禮說道:“臣遵旨。”

當這些人離去之後,武英殿的會議室內終於冷清了下來。王承恩離去之後,跟在崇禎身邊的便隻有呂琦一人了。

朱由檢沉默了一陣之後,突然向角落裏的呂琦問道:“各省的士紳都到齊了麼?”

呂琦立刻從角落中上前了一步,對著崇禎回道:“除了雲南和貴州兩地的士紳,其他各省的士紳已經抵達京城了,臣已經把他們全部安頓在了會同館。至於剩下的兩省士紳,大約3日後也能抵達京城了。”

“這些士紳都是按照朕的要求挑選的嗎?他們抵達京城之後,都在討論些什麼?”手頭上的事務告一段落之後,朱由檢終於想起了這個被他召集起來的各省士紳會議了。

對於崇禎關心的問題,呂琦倒是老老實實的彙報了起來。雖說各省都有士紳上京,但是大明士紳的力量從來不是均衡的。

江南六府、福建、江西、山東、河南、山西,以上這六處地方因為科甲進士不斷,因此士紳的力量最為雄厚,其他各省的士紳科名則比較散亂,基本不成什麼氣候,隻能仰以上幾地士紳的鼻息。

不過因為有施鳯來等親近於崇禎的福建籍官員在京,加上此前招安鄭芝龍過程中,福建沿海港口也被朝廷派員直接進行了管轄,因此上京的福建士紳基本上還是屬於支持崇禎的開海派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