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很準時的崇禎,今天卻足足推遲了十分鍾才出現在文華殿前,黃立極等內閣閣臣都小心的打量著皇帝的神情,卻並沒有發現什麼端倪。
朱由檢出了文華殿門後,便走到漢白玉台階上安置的禦座上坐了下來。他坐下之後便揚起手做了一個手勢,身後的王承恩便心領神會的讓一邊站立的太監宣布,今天的國是會議正式開始了。
朱由檢的人雖然坐在這裏,但是心神卻並沒有放在國是會議上。從乾清宮出發之前,從天津加急傳來的沈陽情報終於放到了他的麵前。
從營口建立以來,遼東和天津之間的聯係就比過去容易的多,也頻繁的多。不過營口畢竟是一個用於貿易的新建港口,城內的居民並不算多,女真人更是幾乎沒有。因此,想要在營口打聽後金的情報,幾乎很少能得到有用和及時的消息。
社會調查局幾經努力之下,終於在今年3月和阿敏的親信家奴以合作的方式,在沈陽城內開設了一個酒樓,以打聽後金內部的各種情報。
自從努爾哈赤起兵之後,遼東的農業就出現了大幅度的退步,雖然建州女真依靠武力從遼東漢人手中劫掠的物資,足夠養活整個女真一族。
但是隨著關寧防線的穩固下來,後金能夠從大明這裏搶掠到的物資就遠不如過去了,加上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的,交好蒙古和掠奪野人女真人口以充實建州女真的政策,使得後金每年消耗的物資都呈現擴大趨勢。
黃台吉登基時,依然秉持了努爾哈赤製定的國策,但是遼東原本就落後的農業加上天災,使得後金的糧價一度達到了每鬥8兩白銀的天價。為了維持後金的經濟不至於崩潰,黃台吉登基時,便一改努爾哈赤對於漢人的高壓政策,改為懷柔漢民,以恢複遼東的經濟生產。
此外,黃台吉還借著這個機會,下令漢人與滿洲分屯別居。先以漢人十三壯丁為一莊,給滿官為奴。很快,又變成了每備禦止留八人,餘悉編為民戶,處以別屯,從而消除了八旗旗主勢力不斷擴張的隱患。
而在商業上麵,黃台吉加強了對外貿易的監管,一方麵是打擊後金國內的走私貿易,一方麵則是更好的管控物價。而糧食貿易更是後金監管最為嚴厲的一個行業,沒有得到四大貝勒的準許,就算是滿蒙親貴私下釀酒,都是一個很嚴重的罪名。
遼東原本就是苦寒之地,遼民十之七、八都嗜好烈酒,後金下令禁止私釀酒之後,沈陽城內的酒樓生意就一直很好。就算是阿敏也甚為眼饞其中的利潤,但是苦於沒有糧食的來源和明國酒水的供應渠道,他也隻能想想而已。
四海貿易公司向他提出了,雙方合作在沈陽開辦酒樓的提議後,阿敏沒有多加猶豫就同意了。相比起從陸地上長途運來的高價酒水,從天津利用海船運輸到營口的酒水顯然要便宜的多。
這個酒樓開辦了不到3個月,就賺回了所有投資成本,阿敏對於自己得到的分紅也很滿意。而社會調查局也的確從酒樓內聽到了不少消息,比如六月份後金朝堂上對於出兵伐明還是討伐林丹汗的爭論。
不過去酒樓飲酒的,都是女真人中的中低階官員,雖然他們在酒席上的談話有著不少有價值的情報,但是喝醉了酒後胡亂吹牛的虛假消息也不少。
負責在沈陽城內主持搜集情報的調查局官員,不是頭疼於如何收集情報,而是如何從一堆南轅北轍的消息中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而在另一方麵,沈陽和營口之間往來不便,後金此時還處於國力上升期,因此官員的辦事效率和能力,倒是比大明的官員還高上一些。努爾哈赤和黃台吉都是慣於使用密探打探大明消息和拉攏明軍將領的人物,因此他們對於沈陽城內的監控還是相當嚴密的。
對於四海商行這種來自明國的商人,雖然有著拉攏的想法,但是對於這些商人的監控也從沒有放鬆過。社會調查局開辦的酒樓,每月從營口運輸酒水往沈陽的車隊,始終都處於最嚴密的搜索之下。
如果不是社會調查局始終堅持著,沒有主動交接後金官員,從旁打聽後金朝堂上的消息,沈陽和營口之間的情報傳遞使用密語,恐怕這個酒樓早就被後金所關閉了。
而今天早上姍姍來遲的情報中彙報,黃台吉於十月初一率領大軍出沈陽,據聞乃是去討伐西遷的察哈爾部。黃台吉大軍出城之後,沈陽城便封鎖了5日,以防備蒙古人走漏消息,是以此次的情報傳遞才會滯後。
根據調查局人員在酒樓聽到的閑談,黃台吉此次出兵察哈爾,隻是從八旗各牛錄中挑選了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並無攜帶投降後金的漢人軍將。而隨黃台吉出征的,除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莽古爾泰之外,還有嶽托、濟爾哈朗、豪格等眾小貝勒。
二貝勒阿敏坐鎮國內,後金八旗主力尚在,加上投降後金的漢人軍將未動,因此雖然黃台吉抽調人馬出征察哈爾,但是國內的防禦依然穩固不搖,不是可以輕易進攻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