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614章 試探(1 / 2)

“真是有趣,他們難道每天過來就是在對岸放牧馬匹的麼?”朱由檢放下了望遠鏡,對著邊上的金聲恒問道。

金聲恒恭順的回道:“那倒不是,剛開始的時候,下官還派出了一些騎兵想要把他們驅趕的遠一些,不讓他們壓到這麼近的距離上觀察我軍。

不過本營的騎兵實在不及這些蒙古人出色,損失了10多人之後,不得不收縮到了河西。不過這些蒙古哨探也沒有再繼續向西,而是就停留在了河東。到今日為止,剛好已經是第三天了。”

朱由檢隨即對著兩側的將領問道:“你們觀察了這麼久,對這些後金哨探的行動有什麼看法?”

紅光先和連善祥都沒看出什麼來,幹脆就沉默不語。而左良玉和吳懷畢竟是上過戰場之人,兩人放下了望遠鏡後,都有些遲疑的說道:“這些後金哨探似乎不在狀態,根本就不像是在前線哨探,倒像是在郊遊。”

不過吳懷隨後說道:“這些後金哨探如此懶散,不如讓末將帶一個騎兵排出去,抓幾個人回來問話。”

而左良玉卻說道:“這些哨探如此裝模作樣,遮莫不是其中有詐?蒙古韃子的性格雖然比較老實,但那些女真韃子卻一向奸詐狡猾。說不定這些人就是一些誘餌,想要引誘我們出擊,好抓幾個活口打探馬伸橋內的實情。”

吳懷卻不以為意的說道:“這些蒙古人作戰雖然勇敢,但是行事一向粗陋不堪,素來沒有什麼紀律可言。我在大同關外見得多了,並不是什麼值得懷疑的事。”

“那是蒙古左右翼的兵馬,同後金名下的蒙古兵如何能夠相提並論?”左良玉頓時不滿的反駁道。

聽了許久的崇禎,終於揮手叫停了兩人的爭論,隨口說道:“何必繼續爭論下去,既然這些後金哨探也沒什麼戰意,不如找兩個過去同他們聊聊,看看他們有什麼反應?”

邊上的幾名將領都詫異的看向了皇帝,不知道皇帝說的話語是什麼意思。朱由檢指著遠處的蒙古哨探說道:“他們出現在這裏,卻又不過河哨探,擺明了是受命監視馬伸橋的舉動,卻又不想盡心盡力而已。

否則他們早就繞道過河,跑到馬伸橋西麵去哨探了。既然他們對自己的任務都敷衍了事,那麼未必不能從他們口中獲得一些消息。而且我們也可以借他們的口,傳遞一些信息出去。”

左良玉有些驚奇的問道:“傳遞信息?我們要傳遞什麼信息給他們?”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去找兩個會說蒙語的人過來,另外把預備士官生中的張獻忠叫過來,就讓他們去試探一下這些蒙古人。”

張獻忠和兩名會蒙語的官兵很快便被帶到了崇禎麵前,朱由檢讓三人看了看河對麵的蒙古哨探之後,才對著3人說道:“朕有件任務讓你們三人去做,若是你們能夠完成,朕便許你們為此戰首功。當然,這個任務風險也是很大,你們可以自己選擇,到底接不接受這個任務?”

張獻忠看了看邊上兩人的神情,首先出聲說道:“臣願意為陛下赴死。”其他兩位官兵略略遲疑了一下,也跟張獻忠一樣,願意接受皇帝頒發的命令。

能夠被帶到皇帝麵前問話,三人也知道,現在不接受皇帝的命令,回去後未必有什麼好下場。因此不管心裏願不願意,口頭上都表現出了願意為皇帝效命的態度。

朱由檢並沒有去深究三人心裏的想法,而是很快接下去說道:“河對岸的那些蒙古韃子,你們也都看到了。

現在朕希望你們去同他們接觸一下,為了避免這些蒙古人誤解,直接逃亡而去,將隻有你們三人上前,沒有人會支援你們。當然,如果這些蒙古人一看到你們就動手,你們也可以立即逃回來,不必繼續勉強。

如果他們見到你們之後沒有立即動手,那麼你們就告訴他們,你們是薊州衛崔凝秀副總兵的家丁,受崔副總兵的命令,希望能夠和駐守石門寨的將軍談一筆交易。

崔副總兵受朝廷之命,攜帶4千大軍前往救援遵化,聽說石門寨在後金大軍手裏,為了避免兩家之間妄動幹戈,導致多傷人命,故想要同駐守石門的將軍談一筆生意。崔副總兵願意出一筆錢,贖回石門寨。

如果石門寨中有我大明的百姓,崔副總兵也願意一並贖回。不管是老弱婦孺,都願以5元一人的價格贖回。

至於其他話語,就由你們自己自由發揮了。能夠套出多少情報都不重要,薊州衛派出一個副總兵帶兵支援遵化,這位副總兵願意花錢贖買石門寨,這兩個消息如實傳達出去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