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655章 圍點打援的計劃(1 / 2)

圍繞在黃台吉身邊的女真親貴們同樣心思各異的看著遠處的廢墟,自從輕易的攻破了長城之後,他們覺得一直跟隨自己的好運氣似乎就用盡了,不管是麵前這座難以攻下的城池,還是石門寨失守的消息,加上越來越狡猾的明人守軍。

昨日下午遵化城下的後金將領們收到了石門寨失守,蒙古左營基本全軍覆沒的消息,由於逃亡回來的小隊人馬陸續而歸,當黃台吉收到石門寨失守的消息時,基本上已經傳遍了右路軍和中路軍大半個營地了。

看到已經無法封鎖石門寨失守的消息,黃台吉不得不就勢召集各處的女真親貴討論應對事宜。在這次會議上,支持撤兵的聲音漸漸占據了上風,就連嶽托也有些改變了口風。

不過也有些女真親貴覺得攻打遵化城才剛剛進入正軌,眼看著就要打到城下了,現在撤兵的話,之前的傷亡便算是前功盡棄了。因此他們更想撐上幾日,打一打遵化城再考慮撤兵的事宜。

很快會議上便剩下了這兩種主張,一是立即撤兵;二是打一打遵化城,然後再撤。至於此前攻破長城各關口時,眾人豪氣衝衝的想要打倒北京城下去的想法,已經悄然不見了。

就連最支持黃台吉伐明的文館成員,這一次也委婉的在私下向黃台吉進言,石門寨被明軍奪回,東進之路已經被封死,與其坐困於遵化城下,倒不妨先撤一撤,等待下一次進攻關內的時機出現。

在這種局勢之下,就算是黃台吉也不能不考慮其他女真親貴的感受,選擇了暫時退讓一步,讚成試著攻一攻遵化城,然後再商議是否撤軍的問題。

在一番商議之後,會議上終於定下,先讓嶽托帶著一部分右路軍的人馬,加上束不的手下的二千人馬移駐至堡子寨,封鎖住明軍東進遵化的通道,務必把明軍壓製在石門峽內,不得使之東上接應遵化守軍。

隨後,會上各女真親貴都一致認同,要加快對遵化西北角的進攻,三日內清除出通往遵化城下的通道。然後再用三日時間進攻遵化城,六日之後再召開一次會議,到時再決定是否撤軍。

結果,第一日的進攻就遭到了一次重大挫敗,幾日來被他們打得節節後退的明軍,今日居然給他們送來了這麼大一個驚喜。看著那些四散逃亡的漢軍和變成廢鐵的佛朗機炮,這些觀戰的女真親貴們就知道,想要在三日內攻到遵化城下,顯然是有些希望渺茫了。

雖然此時遠方的戰場上還不時傳來廝殺哭喊的聲音,但是黃台吉身邊的女真親貴們卻保持著死一般的沉寂,這一刻連代善都不願意出聲提什麼撤兵的意見了。在場的人都知道,撤兵已經是勢在必行,但是現在提這個,無疑是徹底同黃台吉翻臉了,就算是代善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去刺激黃台吉,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沉默了許久之後,黃台吉一言不發的轉身向觀戰台下走去,豪格同兩黃旗的將領頓時緊緊的跟了上去,濟爾哈朗猶豫了一下,也帶著鑲藍旗的將領轉身跟上。台上很快就剩下了兩紅旗的將領、代善父子和一些小貝勒們。

代善半眯著眼睛站在那裏,如同一株毫無生氣一般的老樹,嶽托看了看黃台吉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的父親,終於還是轉身跟上了黃台吉的隊伍。以往跟在他身後的鑲紅旗將領,此刻卻無一人跟上他,隻有一些同嶽托交好的小貝勒們紛紛跟上了他。

薩哈廉倒是留了下來,但是他走到代善身邊,卻輕輕的對父親勸說道:“阿瑪,此刻我軍孤懸在外,四麵皆敵。若是內部再有什麼分裂,恐怕一場大敗就不可避免。

我後金國現在好不容易才打開了蒙古各部、朝鮮、明國三麵包圍的圈子,察哈爾部遠遁河套,朝鮮願意與我國結盟,明國向我國求和,這是我後金立國以來形勢最好的一段時間。

能夠出現現在這種局麵,一是我後金國有天命眷顧;二是天命汗和天聰汗都是我女真豪傑,治軍理政遠非常人所及;三則是大明有民億兆,但是其心也是億兆,從無有一人可以團結此無數人心。但我後金卻不同,雖然民眾不及百萬,但是百萬人卻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即便是偶有爭鬥,那也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若是今日阿瑪和三貝勒繼續逼迫大汗,則我後金國的內亂就迫在眉睫。屆時蒙古、大明、朝鮮趁我國內亂卷土重來,我等可還能安居在家享受富貴?”

薩哈廉苦口婆心的勸說,終於讓代善猶豫了起來,“你說的倒是不錯,但是如果汗再繼續堅持下去,各路明軍齊聚遵化城下,恐怕我們到時是想撤都撤不了了。總不能為了他一個人的麵子,就要拿2萬多八旗建兒去冒險吧。”

薩哈廉不由繼續說道:“即便是阿瑪同三貝勒聯手就能夠壓住汗的意見了?汗手中的兩黃旗雖然實力不大,但是鑲藍旗在濟爾哈朗帶領下,自然是緊緊跟著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