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673章 一個失敗的試驗(1 / 2)

崇禎並沒有告訴常萬春究竟要做什麼,在常萬春表示了他會拚命完成皇帝的命令以換取赦免之後,他便被崇禎遣了出去。

在被皇帝召見之前,常萬春雖然麵帶微笑但是顯得有些僵硬,而當他走出了皇帝所在的房間之後,連腳步都輕快了不少。在他即將踏出大門時,領著他出門的侍衛叫住了他,讓他回去後收拾好行囊,然後準備明日跟著皇帝同行。

常萬春趕緊點頭答應了下來,那名侍衛也不待他回話,便轉身返回了府內。常萬春一隻手還捏著袖袋中的紅包還沒拿出來,就看到剛剛他走過的邊門已經重重的合了起來。

一直在大門外小巷內苦苦等候的親隨族人,趕緊迎了上來。雖然還沒有下過大雪,但是薊州的夜晚已經寒冷非常,這幾人都凍的麵色有些發青,但即便如此也沒人敢離開,一直在小巷內挨著。

等看到常萬春安然出來之後,他們便忙不迭的迎了上來,還把一個甚為精致的暖爐順便塞進了常萬春手中,其他人打著燈籠照著地麵,或是上前攙扶著他,簇擁著他轉身向著巷內停放的暖轎走去。

稍稍遠離了大門一段距離,這才有人迫不及待的對著常萬春問道:“老爺子,皇上那裏怎麼說?咱們這一關能過嗎?”

隨著有人發問,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開了口,他們緊緊的盯著常萬春的臉,希望能從他口中聽到一些好消息。

雖然有燈籠照著前方,但是常萬春的上半張臉依然隱藏在了陰影中,他身邊的這些人在這昏暗的燈火下,始終看不清這位老人的神情。

常萬春停下了腳步,待到身邊的人都安靜了下來,才不疾不徐的回道:“眼下這關是過了,你們都可以傳信回去,告訴各家現在都不要輕舉妄動,免得讓有心人有機可趁。今日我們各家的危機,不在於京城之內,而在於那些身邊的鄉黨。

他們對我們各家知根知底,若是弄些手段栽贓陷害,把大家牽涉進通敵案裏去,就算皇上這邊本來無意追究,也說不得要殺一儆百,拿大家的人頭以儆效尤了…”

第二天一早,崇禎先是召見了薊州城內值守的文武官員,撫慰了一些做事努力的官員之後,便查核了一遍薊州城內現存的武裝力量。

他走訪了幾隻部隊查看了一下士氣,便決定讓剛剛抵達薊州,由順義幾個地區公社青壯組成的義勇隊,因為更換載具延遲抵達的第二炮兵團,加上城內小半個野戰醫院,都編入了他的隨行部隊。

當日午後,把隊伍分成了前後兩部分後,朱由檢便帶著全是騎兵隊伍的前軍出發了。24日晚上,崇禎抵達了玉田,25日下午趕到了豐潤。

在趕往豐潤的路上,滿桂率領的東路明軍進軍三屯營中伏潰敗的消息終於傳到了崇禎手中。得到消息的崇禎坐在馬車內沉思了半天,抵達豐潤之後便下令在此地等候後軍抵達,暫時不再往遷安趕路了。

抵達豐潤當晚,崇禎便召見了駐守豐潤的山東總兵楊紹基和海防營副將宋步雲,這兩人正因為從遷安傳來的滿桂兵敗正有些惶恐不安,皇帝抵達豐潤後倒是讓兩人頃刻便安心了不少。

當朱由檢神色如常的接見了兩人,並通知他們將在明日檢閱他們的部隊後,兩位將領離開皇帝居住的府邸後,終於恢複了往日的鎮定。

也就在這一晚,朱由檢讓連善祥挑選出人員作為使者前往遷安,去了解一下東路明軍現在的真實狀況,並了解一下滿桂、張春等將領是否安全撤回來了,另外便是聯絡派駐遼東的錦衣衛人員,讓他們前來豐潤彙報,過去一年內收集到的遼東明軍情況。

26日崇禎在豐潤城外檢閱了駐紮在豐潤的明軍各部,當眾宣布了東路明軍遭遇了一點小挫折的消息,但是他本人很快就會前往遷安,整頓東路明軍軍務恢複進攻勢態,發表完演說的崇禎,隨即宣布對駐守豐潤的明軍進行一次犒賞,以慰勞他們保衛國家的辛勞。

有著常萬春帶來的大量現金,豐潤本地的商人和地主很快便出售了一批糧食和牲畜。犒賞加上皇帝親自作出的保證,很快便讓豐潤的明軍恢複了不少士氣,也讓不少人確實以為,東路明軍隻是遇到了一場小挫,遷安、豐潤地區現在還是很安全的。

26日下午,第二戰區的司令官蔣德璟、督法官田爾耕也從唐山趕了過來。同兩人見麵商議了一個多時辰,崇禎便召開了一次小型的軍事會議,在會議上他對第二戰區的兵力作出了些微調整。

調撥給第二戰區的第五師一個營,海防二營和一營山東兵被抽調了出來,加上禦營和尚未抵達豐潤的後軍,重新編組成了一個師,加上炮兵團,就成了四個團8000餘人的大編製。

給這個師起名為近衛第一師,並任命吳懷兼任近衛師師長後,朱由檢便留下了吳懷在豐潤整合近衛師,而他自己則同蔣德璟一起去了唐山,視察鐵廠的運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