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80章 南京鄉試案(1 / 2)

當黃立極一口飲下了崇禎為他備下的溫熱茶水之後,他便覺得口舌生津,澆滅了快要冒煙的喉嚨。朱由檢看著他的模樣,也不詢問他的來意,而是伸手拿起桌上的熱水壺,再次替黃立極倒了一杯熱茶。

“先生不必著急,再飲一杯潤潤嗓子,再談事情不遲。這可是今年從杭州送來的新茶,雖說不是那十八株龍井老樹上的,但味道也算不錯。將茶水裝在這熱水壺中,雖然損失了些香味,但是勝在外出時可以方便的喝一口熱茶,倒也不算浪費了這茶葉…”

崇禎還在絮絮叨叨的給黃立極介紹,這文思院進貢上來的熱水保溫壺的妙處時,緩和下來的黃立極已經迫不及待的打斷了他回道:“承蒙陛下關心,這熱水壺倒也給內閣賞賜過幾具,文思院的工匠們果然匠心巧手,製作出了一個不錯的器物。不過臣今日求見陛下,乃是另有要事,還請陛下準許,讓臣一一向陛下道來。”

朱由檢笑了笑便住了口,然後微微點了點頭回道:“先生請說,朕洗耳恭聽便是了。”

黃立極伸手轉了轉麵前的茶碟,將之轉動到了他看起來舒服的角度,這才對著崇禎開口說道:“幾日之前,從南京傳來急報,說是今科南京鄉試有舞弊之情,參與本科考試的士子在榜單揭曉之後,便有不滿的士人四處串聯,約有四、五百人於當晚圍住了貢院請願,要求查卷。主持本科南京鄉試的考官們自然沒有答應,一幫喝的醉醺醺的士人的要求。

結果第二日一早,數千士子便跑上街頭遊行,還衝入了文廟抬出了夫子的神主牌,金陵大學、南京禮部、貢院等地都受到了士子衝擊。最終南京禮部尚書呂維祺出麵,表示會封存貢院內的所有試卷,並將此事彙報給朝廷,等候朝廷派出人員徹查此事,方才讓這些抗議的士人散去。

二日前,內閣已經將這件事彙報給宮內,但是陛下遲遲沒有答複,這兩日也沒有出宮。現在外麵都快鬧翻天了,臣不得已,隻好前來求見陛下,希望陛下能夠對南京鄉試一事作出一個決定來。”

朱由檢聽完了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情緒變化,他依舊麵帶微笑的對著黃立極說道:“先生說的南京鄉試舞弊一事,朕已經看過了相關人員的奏折。

不過,朕收到的折子裏,倒是有十多本跟內閣遞上的折子說的有些出入啊。內閣對這件科場舞弊案的意見,認為應當聽從於南京禮部尚書呂維祺的主張,挑選官員前往南京調查幾位主考官,本次鄉試是否存在舞弊一事。

另外十多本奏折裏的官員則認為,南京參考士子們針對的並不是鄉試主考官員,而是金陵大學的中舉學生們。考慮到本次南京鄉試試題乃是金陵大學所出,所以調查的對象應當將金陵大學也包括進去,因為有可能是金陵大學中有人泄露了試題。

而還有些官員則認為,今次京城會試、南京鄉試接連出現問題,究其根源都是因為今年變更了考試規則,特別是將會試、鄉試試題交給燕京大學和金陵大學出題,這兩所大學人員眾多,加上又有學生參與考試,泄漏考題的機會極大。

因此他們主張,應當恢複從前的考試方式,依舊讓主考官臨時出題,以杜絕像這次的舞弊案。黃先生,你覺得朕應當如何決定呢?”

黃立極心中微微一涼,知道事情終究還是無法善了了。他原本想要將這件事平和的處理掉,避免南北士人的對立繼續加深,但是聽著皇帝的語氣,顯然不會同意內閣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想法。

他稍稍思考了一會,才對著崇禎回道:“陛下,現在因為會試和配給製等事務,地方上的士紳和一些南方官員怨氣都不小。本科南京鄉試是不是存在舞弊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數千參加南京鄉試士子的怨氣如果找不到出氣的對象,就會將怨恨轉移到朝廷身上。

這些士子都是南方士林的精華,在他們身後關聯著南方各地上萬家士紳家族,他們對於朝廷的失望,將會讓朝廷在南方推行的各項政策受到程度不一的阻力。

所以,臣以為即便是為了安撫這些南方士紳,我們都應當對於這些南方士子稍做讓步較為恰當。同意科舉考試方式恢複舊製度,然後派人前去南京稍稍處置上幾個人,將這件案子就此結束,是不是較為合適?”

朱由檢注視著手中淡黃色的茶湯,幹脆的一口飲下之後,方才抬頭對著黃立極說道:“先生說的話的確很有道理,但是朕卻不是很認同先生對於此事的處置方式。

朕也知道,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前進兩步,退後一步;又或是前進一步,退後半步,這就是一個螺旋上升的變革過程。隻要改革的步伐能夠一直前進,朕終究還是能夠忍耐下去的。

但是以現在這個狀況,如果我們同意一切都恢複原樣的話,就等於是完全廢棄了對於科舉製度方麵的改革。下一次再想要對這一製度進行變革,恐怕就會遇到更大的阻力。甚至還會有人拿這件事來證明改革的壞處,從而掀起對朝廷現在推行的所有改革政策進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