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167章 後金的火器研究(1 / 2)

沈陽南門外的迎客亭內,嶽托坐在石桌邊喝著小酒,渾然把今日迎接明人使者的任務丟在了腦後,到好似他是來出門踏青的一般。

亭內除了嶽托之外還有兩人,站在亭子邊上眺望遠方的達海,可沒嶽托這麼放鬆,比嶽托更了解今日後金局勢的他,一點也不敢輕易對待這位明人的使者,唯恐會給黃台吉帶去更大的難題。至於另外一位範永鬥,則完全變成了嶽托身邊的仆役,為他倒酒奉承著。

就在達海等的有些煩躁起來的時候,他終於看到遠處道路上有了一些動靜,很快一名前去打探的親隨就騎馬跑了回來,在亭子外下麵打千說道:“回貝勒、達海大人,明人使者的車隊已經在前方2裏之內了…”

達海趕緊整理了下衣服,對著身後的嶽托說道:“嶽托貝勒,你也準備一下吧,可不要讓明人小看了我後金。”

嶽托慢悠悠的放下酒杯,滿不在乎的說道:“不就是明國小皇帝的嶽父嗎?去年也就是小皇帝運氣好,僥幸贏了大汗一次。若是再開戰,我就不信他還敢再上戰場。現在搞得這麼隆重,難不成大汗還真怕了明國小皇帝不成?”

達海使了個眼色讓範永鬥出了亭子,這才上前對著嶽托小聲說道:“嶽托貝勒可是喝醉了?大汗以禮相待明人使者,怎麼能說是怕了?明國皇帝再怎麼說也是外國之君,嶽托貝勒你如此輕慢君上,傳到大汗耳中,大汗難道還能誇獎你不成?”

原本有些醉意上頭的嶽托頓時清醒了過來,他同黃台吉雖然是叔侄的輩分,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兩人,情分上卻如同兄弟。他對於黃台吉雖然忠心耿耿,但卻並不是一個愚笨之人,自然知道自己這位叔叔夢寐以求的,還是那張漢人皇帝寶座,而不是什麼後金的大汗。

也正因為如此,這位叔叔在那些漢人的熏陶下,是越來越講究禮儀規矩,不再像從前那般和自己無話不談了。自己要是在這裏下了明人使者的麵子,還真有可能要被黃台吉教訓一頓。

一向很是敬佩黃台吉的嶽托,看到了他是如何對付阿敏的手段之後,也是有些心生畏懼的。而阿敏最大的罪名,不就是分不清君臣之際麼。來的明人若是普通官員,他下了麵子也就下了。但偏偏對方是明國皇帝的嶽父,現在他去下人麵子,豈不是撞到了那班漢人的陷阱裏去了。

嶽托的酒意頓時不見了,他屈身向達海行禮道謝之後,終於整理了自己的衣服,走出亭子在路邊等待了起來。

過了好半天,一條長龍一樣的車隊終於緩緩的出現在了道路的盡頭。當田宏遇的座駕經過了等候的人群時,田宏遇並沒有下車,而是傲慢的掀起了窗簾,同達海、嶽托客氣了幾句,便借口長途趕路身體疲憊,要求進城休息去了,他甚至都沒有同範永鬥說上一句。

田宏遇的作態,不止是嶽托,就連脾氣甚好的達海也有些承受不住了。在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之後,明國官員在女真人之前,可是許久沒有這麼傲慢過了。

令範永鬥帶著車隊入城下榻於三官廟之後,嶽托終於忍不住帶了怨氣向達海拱手說道:“大汗那邊,還請替我回報一聲,我還是先回衙門處理事務去了。”

達海也隻能點頭同意,然後自己去尋黃台吉覆命去了。黃台吉今日並不在沈陽城內,而是去了城外西北的莊子裏。視察佟養性訓練的烏真超哈部隊,還有正在鑄造的大炮。

自從去年千裏躍進薊州受挫之後,黃台吉終於認識到,明國其他地方的邊軍還沒有腐化到一觸即潰的地步。沒有後方依托的千裏躍進戰略,如果不能從敵國獲得補給,那就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冒險作戰。

以後金這樣體量的國家,兩三次冒險失敗,就會實力大損,從而成為又一個忽起忽落的邊疆少數民族國家。因此想要真正動搖明國的根本,還是要具備從正麵突破明軍堡壘戰術的能力,如此才能讓明國疲於應付,從而露出自己的破綻來。

而想要擊破寧錦這樣的堡壘防線,在經過了薊州之戰對明軍火炮威力的認識之後,黃台吉自然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後金的鑄炮事業上。大炮這種軍國重器,在後金手裏遠比明軍要更有威力。

因為大炮用於野戰,條件限製太多。但是把它用於攻城作戰,則正是物盡其用。比起活動的人員來說,固定不動的城牆要容易瞄準的多。而被後金俘獲的明軍工匠炮手,從遼西逃亡的明軍將領,為了能夠表現自己的利用價值,也不斷的向女真人遊說火炮的威力。

對於後金這樣一個以武立國的國家來說,任何能夠使用到戰爭上的利器都會被重視起來,畢竟這時的女真人還沒有腦子僵化掉,死抱著什麼弓馬騎射才是女真人作戰的正道。

對黃台吉來說,鼓吹弓馬騎射立國,不過是是一種政治上的宣傳。這種宣傳,一是為了表明女真和蒙古的習俗相同,所以應當是姻親盟友關係;二是為了震懾人數眾多的漢人,告訴他們女真人雖然人數較少,但是卻能以武力壓製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