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271章 倒幕第一戰三(1 / 2)

真田大助、毛利勝家通過了外城南門好一會,李五郎才帶著稀稀拉拉的後隊趕了上來。後隊才過了一半,一輛車子的輪子突然就斷裂了,歪倒在路上堵住了城門洞的中間。

李五郎一邊命令部下將壞車前麵的車子和人犯散到邊上去,一邊招呼著邊上的守門官兵上前來幫忙。車上掉落下來的米袋,頓時引起了隊伍後方那些町人的注意。

被豐臣遺黨說服了的幾名町奴首領,便開始煽動官軍隊伍後邊的町人們,把官軍扣押的這些糧車給搶下來分了,反正這也是奸商們的財產,不能白白落入到官軍的口袋中去。

被叫來看熱鬧的町人,大部分都是無所事事的町奴和失業者。所謂町奴就是市井有活力團體成員的別稱,町奴的興起是為了對抗旗本奴對於商人和町人的壓迫。

在和平了幾十年後,日本的武士人口已經大大的繁衍了。但日本的四民製度學習的是大明,卻又帶有日本自己的特殊性。比如武士不能從事其他職業,一經發現就要被革去武士的身份。

但不管幕府還是地方各藩,官職一共就是這麼多。根據武士世襲的原則,隻有等父親退職或是意外身亡,長子才能繼承家業。至於其他兒子,如果不能得到藩主和將軍的青睞,就隻能成為浪人。

浪人是沒有俸祿的,但他們又不能從事賤業,因此這些武士為了生存下去,不是擔任教師,便是組成旗本奴這樣的有活力團體,向商人和手工業者收取保護費。

其他城市的商人力量比較弱小,因此也就隻能默默忍受了。但是在大阪這個漸漸出現天下廚房雛形的商業之地,又是被德川家欺壓最為深重的前豐臣領地,最是具有反抗幕府的精神。

大阪的商人和町人便組建了町奴這樣的市井團體,以對抗旗本奴過於肆無忌憚的剝削和欺壓商人和平民。

作為一個新興發展的商業城市,大阪的手工業者和普通百姓,倒是有一大半是來自於各地,其中又以破產農民居多。而大阪的町奴,主力其實也是浪人,不是武士的話,也沒辦法對付那些武士出身的旗本奴,不過他們是被幕府改易而失去領地的浪人。

從年初開始的糧價、物價上漲,不僅引起了市麵上的蕭條,也讓商人們不斷的縮減了對於町奴們的資助。商人自己都沒有生意可做,自然就會想要縮減開支。

可這些浪人寧可成為町奴,也不願意從事其他職業,從而失去武士的身份,自然不會這麼坐以待斃。向代官、幕府請願者有之,偷盜搶劫者有之,直接帶人衝擊米鋪者也有之。

比起那些失業在家餓著肚子咒罵代官的貧困町人,這些更有行動力的浪人們,已經快要忍不住掀起一場反抗幕府的自發性暴動了,隻是還缺乏一條導火線而已。

不過現在,這區區幾車糧食,終於點燃了圍觀町人腦子裏最後的那一絲理智。看著最前方的十多名町人上去推開了守著車子的官兵們,居然沒有受到什麼阻攔。

這讓圍觀的町人們頓時壯起了膽子來,他們紛紛跟著衝了上去,毫不客氣的從車上抬、搬著糧包。幾輛車上近百包糧食,很快就在無數雙手的傳遞中消失在了人群中。

守衛車隊的幕府官兵不僅沒有做出任何阻止的動作,反而軟弱的退到了城內去。搶走了近百包大米並沒有讓圍觀的町人感到滿足,反而激起大多數町人的不滿。

因為這些大米都落在了隊伍最前麵的那百餘名町人手中,此前畏懼幕府威嚴隻敢遠遠觀望的町人們,才剛剛衝到城門附近,才發覺車上已經空空如也,哪裏還有什麼糧食。

發覺自己遲了一步的町人,不是埋怨自己跑的太慢,而是把失望變成了憤怒,發泄到了這些軟弱的官兵身上。他們覺得,隻要官兵們剛剛抵擋一下,也許他們也就能分上一點了。

而在官兵這邊,在李五郎的斥責下,負有守門之責的組頭佐佐木次郎,不得不帶著自己的部下出麵,試圖驅散這些堵著城門的町人,並要求他們將糧包還回來。

本就因為沒有分到糧食而感到失落、不滿的町人們,聽了佐佐木次郎的話語更是被激怒了。在佐佐木次郎說完威脅群眾的話語之後,人群中頓時有人高聲喊道。

“幕吏專橫,奸商貪婪,他們聯手抬高糧價牟取暴利,絲毫不顧及百姓們的死活。

代官酒井重澄自從上任以來,無一日不花天酒地,每日除了敲詐勒索商人和百姓之外,什麼時候為百姓主持過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