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17章 年輕人的時代(1 / 2)

錢謙益很是吃驚的看著遠處和外國人談的正開心的皇帝陛下,他原本以為皇帝是前來迎接他的,這讓他剛剛下車時興奮莫名。

但是沒想到,當他下車之後才發現,皇帝居然跑去了二等車廂的門前,和一群外國人熱情的交談了起來,這讓會錯了意的錢謙益很是尷尬。

不過再尷尬,他也不能對皇帝視而不見,山不來就我,拿便隻好我去就山了。錢謙益很快就向著皇帝那邊小跑著過去了,試圖想要和崇禎打個招呼。

“陛…”

朱由檢轉過頭來,趕緊用食指豎立在嘴邊,示意錢謙益閉嘴之後才說道:“我現在不過是一介平民的打扮,錢先生就不必在這裏製造混亂了。

錢先生你穿著官服還是別湊過來了,免讓旁人知道朕又溜出了宮,到時又有人要上書批評朕了。先生你旅途勞頓,不妨先回家中去休息休息,有什麼話,我們明日宮內再說。

今天我要做一回向導,帶著這位伽利略先生參觀下京城和他今後將要生活、工作的地方。就沒空聽你彙報了…”

錢謙益悵然若失的看著皇帝帶著大隊人馬離開了車站,站台上很快就隻剩下他們這些剛剛回京的官員了。他心裏不由歎了口氣,早知道皇帝這麼看重這些西洋人,他在路上時就應該多攀談一二了,真不知那個叫伽利略的西洋人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在另一方,跟著崇禎離去的伽利略,很快就在這位熱情的年輕皇帝麵前放下了心防。他能夠看得出,這位東方的君主的確對科學很有興趣,並不像教廷那些無知而驕傲的主教那樣,總想著讓科學來證明神靈的偉大。

邀請了伽利略和自己同乘一輛馬車的朱由檢,在一番閑聊之後,便切入了正題說道:“伽利略先生,我已經拜讀過你的新作《對話》。

當然,我也得到了耶穌會成員的抗議,他們認為您在《對話》中塑造的那個頭腦簡單、思想守舊的辛普利邱,就是在影射教皇本人。他們的證據是:辛普利邱經常以教皇慣用的辭句,在書中發表一些可笑的錯誤言論。我想知道這是事實嗎?”

伽利略低著頭趕緊否認道:“不,不是這樣的。我隻想說,這是耶穌會在汙蔑教皇,如果不是他們把教皇和辛普利邱聯係起來,沒人能看到出辛普利邱就是教皇。比如陛下您,如果沒有耶穌會會士們的彙報,您能往這方麵想嗎?”

朱由檢聳了聳肩後說道:“好吧,我願意接受您的解釋。不過您應當知道,我的權力隻能在東方保護您,當您返回歐洲時,恐怕教皇未必會聽您的解釋。所以我建議您,在教皇忘記《對話》之前,您還是別回去自討沒趣了。”

伽利略縮了縮脖子,他心裏的確有些沒底,畢竟宗教裁判所可沒眼前這位年輕至尊好說話,他趕緊轉移話題問道:“感謝陛下的庇護,我一定會慎重考慮您的意見的。

能夠見到陛下是我的榮幸,不過我更希望知道陛下能夠給我一份怎麼樣的工作,能否留給我一些個人時間,讓我作一些感興趣的研究?”

朱由檢微笑著回道:“您從歐洲遠道而來,我覺得您沒必要立刻進入工作狀態,而是先看看我國的教育和科學研究工作,了解下我國在這方麵和歐洲之間的差異,然後幫助我們找出一些問題來。比起科學成果,我更希望有一套研究科學的有效製度,這能夠讓我們集中更多的人力資源並有效的發揮出來…”

皇帝對於西洋學者伽利略的尊重,甚至親自作為向導,帶領他參觀了皇家科學院、燕京大學和鍾樓內的崇禎大擺等等地方,其實並不被科學院的院士所理解。耶穌會會士雖然知道伽利略的學識,但作為教廷的屬下,他們很難接受伽利略一來就位居於他們之上的結果。

而中國的院士們對於伽利略的學問所知不多,自然更難以接受,皇帝敬重他甚至超過了整個皇家科學院,這簡直有些傷他們自尊了。

因此,科學院的院士們,曾經一度跑去同徐光啟交涉,認為不應該就這麼輕易的把科學院院士的資格頒發給伽利略,起碼也要對他進行一場考試雲雲。

看到眾人都是這個態度,徐光啟不由跑去向皇帝請示了一番。雖然朱由檢並不認為伽利略需要進行什麼考試,但也不願意雙方的矛盾繼續惡化下去。於是建議科學院拿出幾道研究上的難題,由徐光啟帶去請教一下伽利略,就不必以考試的名義進行了。

徐光啟接受了皇帝的建議,帶著五道難題跑去和伽利略暢談了一整天加半個晚上,第二天他就跑來向崇禎建議,自己的皇家科學院院長職務可以交卸給伽利略了,對方的學問比起利瑪竇顯然更為深厚,足以領導整個科學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