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485章 說客(1 / 2)

現在的開封城始建於唐五代,周長二十裏一百九十步,雖然曆經數朝,城市的格局也沒有多大的改觀。城內的不少古跡中還能看到一些殘唐宋都的遺韻。

在開封城中軸線北端就是周王府,相傳這裏也是宋代的皇宮所在地,王府蕭牆之外有一道護城河,在王府前彙成了一個城內的湖泊,湖泊周邊綠柳繁花遍布,一到春天此處就成了開封城內最美麗的風景。

周王府外牆周長為5公裏有餘,約為開封城外牆周長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周王府的占地麵積相當於十六分之一的開封城。由這座王城的大小就能看的出,當年第一代周王在太祖心中的地位如何了。

不過到了崇禎八年麼,周王一係同皇室一脈的關係已經很是淡薄了。現在的周王朱肅溱和世子朱恭枵在開封市民口中的名聲都還不錯,雖然各藩的宗室子弟都有胡作非為之輩,但是在周王父子的約束下,加上崇禎登基後對於宗室犯罪行為的嚴懲,開封城內的宗室倒是比別處更為老實一些。

但是不管周王父子有什麼賢名,還是開封城內的宗室有多老實,也一樣改變不了崇禎整頓宗室的決心。聽說周王朱肅溱病重的消息之後,崇禎便派唐王朱聿鍵前來看望這位堂兄,順便希望周王臨死之前能夠為河南、湖廣諸藩作出一些表率。

周王的寢殿之外,世子朱恭枵和周王的妃嬪焦急的守在殿外,卻無人敢推開虛掩的殿門走入殿內去,因為唐王朱聿鍵正在殿內奉旨和周王密談。

偌大的寢殿內空空蕩蕩的,除了躺在床上的周王和坐在床頭的唐王之外,一切人等都被唐王打發了出去。朱聿鍵不緊不慢的向神智還算清醒的周王轉述著崇禎的意思,崇禎希望周王在去世前上書朝廷,將周王府名下除了菜園和祭田以外的所有土地都上繳朝廷。作為回報,皇帝將會從海外撥付雙倍的土地賜還給周王府。

朱肅溱雖然氣色有些灰敗,但還是一字一頓的清晰說道:“陛下到底想要做什麼?難道一定要將太祖血脈都趕出大明,他才會滿足嗎?我們這一支冊封到開封以來,一直循規蹈矩,嚴守宗藩之禮,下無欺壓良善之舉,上無覬覦神位之心。陛下如此逼迫周藩,不怕天下宗室群情洶洶嗎?”

朱聿鍵看著他在心中歎了口氣,宗室諸王中周王的品德算是有口皆碑了,但這也一樣阻止不了皇帝的意誌。雖然他有些於心不忍,但卻也知道皇帝的做法於當下卻是正確的。

他仗著自己比周王高上一輩,也就坦率的向這位白發蒼蒼的王侄說道:“陝西、山西、山東、廣西、四川宗室都已經向陛下低頭,把國內的土地基本都貢獻了出來。

如今天下宗室也隻有河南和湖廣等地沒有動靜了,陛下要整頓吏治,打擊地方兼並土地的風潮,挽救我大明之國運,宗室又怎麼能夠不先做出表率?說到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是大明不複存在了,這天下還有什麼大明的宗室呢?”

“我家的土地如何能同別人家的相比,除了那些曆代先皇的賜田之外,剩下的可都是先祖拿真金白銀買回來的。如今陛下一句話就要把所有的田地都收回去,這還有天理嗎?”周王甚為激動的說道。

朱聿鍵搖了搖頭,看著床上不服氣的周王說道:“周藩上下數千人,豈能沒有一二為非作歹之輩,隻不過從前有陛下看護,地方官員方才睜一眼閉一眼罷了。

如今周王你都已經臥床不起了,難道還能繼續和陛下僵持下去嗎?周王眼下當為子孫多加考慮,而不是隻顧惜那點土地啊。

陛下自從登基以來就一直勵精圖治,內懲權閹,外抗強敵,你可見過他何時對人讓步過?自武宗皇帝以來,除了陛下之外,又何嚐有第二個人敢帶著京軍親自出征的?陛下年少而氣盛,遇事則勇往直前,周王你確定要違背陛下的意思,百年之後讓世子他們去承受陛下的怒氣嗎?”

周王的一口氣頓時鬆懈了下去,他怔怔的看著上方的床障許久,仔細的回想著崇禎登基以來做的那些事。想了許久之後終於閉上了眼睛,一臉疲態的說道:“我年老昏聵,恐怕一時也難以寫出陛下所要的奏折了,不如就請你代寫一封,我來簽字畫押吧…”

當駐菲律賓大使郭慶收到來自北京的鴿書時,他正在呂宋島中西部被西班牙人稱為本格特省的地方,尋找一處地方修建華人居住的城市以遠離馬尼拉的控製。在這處終年炎熱的島嶼上,他居然找到了一處被群山環繞,氣候宜人的山間盆地。

這裏漫山遍布蒼鬆翠柏,芳草如茵,繁花似錦。風光秀美可比杭州;四季如春宛如昆明;周邊峰巒起伏、高低有致的地形猶如重慶。此處海拔約一千五百米,人口不過一二千。本地土著對於西班牙人雖然警惕有加,但是對於中國人卻較為友善。甚至於,有些人還是海盜林道乾部下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