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65章 獵鹿槍(1 / 3)

當嶽托交代完了新的防禦計劃之後,一幹滿人將領才從北鎮的總兵衙門大堂內退了出去。看著部下們都離開之後,濟爾哈朗這才回頭想要同嶽托聊一聊,順便問一問沈陽的狀況。但是他一回頭就嚇了一跳,剛剛還神采奕奕交代軍務的嶽托,此刻卻臉色發白,一隻手不停的揉著自己的肚子。

濟爾哈朗馬上上前緊張的問道:“嶽托貝勒你怎麼了?是不是什麼地方不舒服,要不要給你叫個大夫來看一看…”

坐在椅子上的嶽托伸手緊緊抓住了想要回頭叫人的濟爾哈朗,深呼吸了一口氣方才說道:“不要叫,這些日子時常如此,汗王讓禦醫給我看過,並無什麼大礙。禦醫給我開了藥方,我回去讓人煎一副,吃了就沒事了。這點小事還是不要外傳了,免得下麵的將士軍心浮動,這仗就更難打了。”

濟爾哈朗隻是略一思索,便明白嶽托說的乃是正理。此次明軍的動靜非比尋常,事實上自從義州之戰後,原本在野外看到滿人就逃亡的明軍士兵就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們現在都敢於停下來看看滿人的人數和裝備,並觀察一下對方的動向才慢慢轉身跑路。

而以前看到明軍士兵就好像獵犬看到野兔一樣不管不顧衝上去的滿人,在經曆了同明軍無數次的衝突之後,現在也漸漸懂得先看一看明軍人數的多寡,再決定要不要挑起衝突了。

雖說沈陽和北京在數年前達成了一個和平約定,但是在醫巫閭山及附近地區的小股部隊衝突卻從來沒有停息過。北鎮和義州的將領,都在試圖把對方的軍事部署看的更清楚一些,並屏蔽掉對方斥候對自己這方的偵查。

這也使得,當錦州和金州等地風平浪靜的時候,義州和北鎮之間卻始終保持著低烈度的武裝衝突。沈陽和北京幾乎都對此視而不見,雙方雖然時常互相抗議對方的挑釁行動,但卻都沒有去約束自己的軍隊避免衝突,也沒有把衝突事件升級的念頭。

沈陽和北京似乎都把這種小規模的衝突當做了了解對方軍隊戰鬥能力的一個窗口,通過每一次的衝突結果來評估對方軍隊的士氣、戰技和技術裝備狀況,從而讓本國軍隊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隻不過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衝突慢慢開始變得勢均力敵了。就連滿人中最為好戰的巴圖魯,在遇到人數相差不大的明軍部隊時,也大多選擇跟蹤對方的行蹤,而不是直接上前邀戰。

北鎮前線出現的這種變化,也是黃台吉冒險接受範永鬥建議,用金融手段快速斂財,好為軍隊提升裝備的原因之一。

努爾哈赤雖然開創了八旗這一嶄新的武裝集團製度,但是八旗作戰的根本方式,還是源自他在李成梁麾下作戰中汲取的明軍作戰理念。

以精銳士兵衝陣,普通士兵緊隨其後,衝破敵軍一點,引起敵軍全線潰敗後,便是不斷的追殺潰兵,使之難以再重新集結起來。八旗的精銳,自然是指那些膽大心細,武藝嫻熟的老兵了。但是除了這些老兵的勇氣和武藝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這些老兵的裝備也比一般的士兵要好的多,甚至於連明軍將領的武器裝備都不及他們。

在肉搏戰為主的時代,精良的鎧甲和武器,便意味著這些老兵在戰場上比別人多了不少活命的機會。畢竟在混戰中,大多數士兵最多也就能夠向著敵人砍出1-3刀,若是砍不死對方,那麼自己就要被對方砍死了。

八旗的鎧甲武器雖然一開始來自對明軍的繳獲,但是當後金攻下了沈陽之後,便看不上明軍官坊打造的粗製濫造之貨,開始自己打造武器鎧甲了。在這種局勢之下,組織、訓練、裝備、戰略戰術皆不如八旗的明軍自然也就變得畏敵如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