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741章 芸芸眾生相三(1 / 2)

以炮兵科目優等畢業,而獲得皇帝親自授予佩劍的軍校44期畢業生中尉李定國,此時已經成為了一名虎背猿腰,英姿勃勃的年輕軍官了。

李定國原本想要報名前往的是義州或是錦州前線,雖然皇帝更希望他能夠留住參謀部內,但是和整天同那些文案數據打交道,李定國更希望能夠同那些活生生的士兵去接觸。

崇禎原本打算還是遂了他的意,但是因為察罕浩特這件事一出,皇帝最終還是改變了主意,決定讓他前往豐大都督府聽命。

年輕的李定國也許在自己的專業科目上掌握出色,但是對於目前的局勢就有些不明所以了。因此站在周三畏身邊觀察著都督府外街道動靜的他,不由忍不住向上司問道。

“周參謀長,我們接到了這麼多告密信,這些叛軍起事的時間和計劃可以說是一清二楚。隻要調曹師長的兵入城,就能在叛軍起事之前粉碎他們,為何現在卻要容忍讓他們動手?”

此刻天色已經開始昏暗了下來,按照那些告密信的提示,再過2個小時左右,叛軍就會以衝擊都督府的方式開啟這場叛亂。雖然時間還早,但是周三畏卻沒有掉以輕心,他仔細觀察了一遍府外的狀況之後,方才放下了望遠鏡對著身邊的軍官們問道,“你們平日裏有沒有讀過春秋戰國的曆史?知不知道鄭莊公這個人物?”

他身邊的軍官們頓時有些傻眼,不知周三畏如何會突然談起曆史人物來了。雖然他們都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在專業技能和普通的公文寫作上都獲得過完善的教育,但是對於曆史還真沒什麼研究。

雖說中國的文字記載和教育傳承一脈相承,千年未曾斷絕,因此即便是今人也能夠對秦漢時期的事娓娓道來。但這些所謂的今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家學淵博的文人士子之流。

在白話文和標點符號出現之前,普通人連斷句都斷不好,更別提直接去閱讀中國古代的那些典籍了。也就是崇禎上台之後,不僅大力推動白話文和標點符號,並借助編撰大國興衰史的機會,令翰林院開始將各曆史典籍翻譯成加了標點符號的白話文簡讀本,方才使得這些原本隻有士紳名流方能解讀的曆史典籍開始向民間擴散。

但是,讀史依然還沒有形成一種風潮,就算是這些軍校畢業生們,能夠接觸到的曆史知識還是極為淺薄的。多數人隻知道本朝的舊事,少數人能夠了解唐宋故事,再往上去的曆史也就寥寥無幾的人能夠知道了。

在周三畏身邊的這些軍官中,也隻有跟著夏允彝身邊讀過幾年書的李定國,不由懵懵懂懂的回了周三畏一句,“可是那個克段於鄢的鄭伯?”

周三畏甚為欣賞的看了李定國一眼,方才點頭說道:“不錯,這位鄭伯就是鄭莊公。你既然知道克段於鄢這個故事,不如就把這個故事同大家說一說,反正現在時間還早的很。”

李定國猶豫了一下,也不推辭,就組織著語言將腦海中所記得的那個故事複述了出來,說完之後,他向著周三畏拱手說道:“不知下官說的對不對?還請參謀長指教。”

周三畏看了看其他人後,方才點頭說道:“故事的內容是沒錯的,不過還少了一段話。

曆史書上記載,鄭莊公的親信看莊公段與其母薑氏沆瀣一氣謀圖作亂時,曾經勸說莊公先發製人,但是莊公卻對親信回道:寡人籌之熟矣!段雖不道,尚未顯然叛逆。我若加誅,薑氏必從中阻撓,徒惹外人議論,不惟說我不友,又說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為,彼恃寵得誌,肆無忌憚。待其造逆,那時明正其罪,則國人必不敢助,而薑氏亦無辭矣。

今日我們麵臨的局勢也和莊公麵臨的局麵沒有什麼區別,是的,現在大同城內幾乎人人皆知道薑瓖和大同士紳將要謀反,但是對於大同城外的將士和百姓,乃至各地的士紳來說,薑瓖等人的罪行卻並未顯露。

此刻我們先發製人,固然可以輕易平息這場兵變,但是在外麵那些人看來,這也許就變成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舉動,哪怕平息了這場兵變,也是無法令天下人信服的。

但是等待薑瓖正式起兵之後,我們再行鎮壓平亂,雖然對於大同城來說有些損失,但是卻可以明正典刑,令天下士紳百姓再無言可以為其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