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749章 芸芸眾生相十一(1 / 2)

文華殿的會議剛剛結束,就在朱由檢準備返回西苑時,錢謙益卻偷偷摸摸的跟著他來到了後殿。

朱由檢於是停下腳步,向著這位內閣首輔疑惑的問道:“先生可是有什麼事要跟朕談嗎?”

錢謙益也是立即回道:“是的陛下,臣就是想要問一問陛下,這山西之事,陛下可有什麼看法?”

所謂的山西之事,指的自然是兩名巡撫彈劾大同都督府一事。雖然大同都督府替朝廷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但是對於文官們來說,軍隊此次的行動顯然是有些脫離了控製,畢竟他們可是繞過了地方官府,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士紳豪強,這自然就引起了文官們的不安和不滿。

哪怕現在朝廷不得不認可了,一些損害士紳階層利益的政策,但文官們並沒有打算由一群武人來推動落實這樣的政策,這不僅侵犯了文官們的權力,更有可能使得事態失去控製,令武人的地位突破文官們所能夠接受的底線。

山西、大同兩位巡撫的聯名上書,在朝中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的,就連內閣之中也不乏認同者。錢謙益雖然在感情上站在了兩位巡撫這邊,認為大同都督府的行為的確是失當了,但是作為大明的首輔,他現在卻不想因為這事造成朝中文武的對立。

畢竟現在可是大荒之年,災區的賑災事務和鎮壓地方災民變亂都離不開軍方的協助。特別是朝廷想要推動的鑄幣法案、士紳一體納糧及土地改革等政策,必然是要遭到地方士紳的反抗的,沒有軍隊的支持,這些政策顯然是難以落實下去的。

所以在理智上,錢謙益還是希望這件事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隻不過他倒是明白一件事,就是他的威望實在是不及前首輔黃立極,不要說溫體仁、崔呈秀這些政治上的對手,就是新東林黨內部,他也是做不到一言九鼎的。

他如果想要把兩位巡撫的上書壓製下去,隻會引起眾人的反彈。而若是支持兩位巡撫的立場,那麼又極可能引起軍方對其的不滿。在眼下的局勢裏,若是軍方稍稍不配合朝廷一下,他就要為大局負責去了。

於是錢謙益就迫切的需要得到皇帝對於自己的支持。在首輔的位置上幹了這麼久,他也總算是有了一個心得,若是他能夠得到皇帝的支持,他手中的權力幾乎是無限的,但是反過來的話,他想要做些什麼都是縛手縛腳的。

對於錢謙益的這個請求,朱由檢自然不會回絕,畢竟這也是符合了他的利益的。他隻是微微思考了片刻,便對著錢謙益說道:“先生說的不錯,這件事的確不適宜鬧大,能夠安靜的平息下去,才是對朝廷最有利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照實了說,否則不免會引起朝野的非議。我看不如這樣,就由內閣對山西地方官員發放一份嘉獎令,嘉獎他們為山西的抗旱救災事業中做出的成績,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不可懈怠下去。

然後私下裏,先生再給兩位巡撫寫一封私信,要求他們相忍為國,和山西駐軍一起對抗災荒,不可互相拆台,壞了山西的大好局麵。否則的話,朝廷絕不會坐視不理。

至於大同都督府那邊,朕會令總參謀部下令斥責,讓他們盡量減少對於地方民政事務的幹涉。地方上的事務,終究還是應該以地方官府帶頭負責才行麼…”

哪怕再是災荒之年,這個世界上也總還有人能夠繼續享受著平常人無法享受到的生活樂趣。就好比陝西、河南等地的災區都已經開始餓死人了,京城內那些豪華酒樓內,依然上演著賓客滿座,醉生夢死的繁華景象。

甚至於有些人還覺得,隻有在這樣的年景還能上得起酒樓的人家,方才是家底雄厚值得深交的朋友。至於那些平日打腫臉充胖子的破落戶,現在就要原形畢露,隻能躲著外人不露麵了。

也正是懷著這種心理,這等年景裏這些豪華酒樓的生意反倒是比平日好上了幾分。至於為了在這些酒樓內消費而繳納的奢侈稅,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彰顯自己地位的手段了。

汪春雲關上套間內對外的窗戶,將外麵院子裏的浮浪之聲隔絕於外之後,方才回到酒桌邊上對著套房在座的四、五桌賓客舉杯說道:“咱們今日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了,現在且幹了最後一杯酒,大家坐下來談談正事如何?”

眾人都叫了聲好,紛紛起身和汪春雲應和著幹了這杯酒,方才有人急不可耐的向他詢問道:“不知汪公子今日宴請我等,究竟想要談什麼樣的正事?”

汪春雲放下了酒杯,不慌不忙的對著眾人說道:“我找大家過來,就是想要談一談,不知各位有沒有興趣投資沈陽的各項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