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殿前比試(1 / 2)

采花的事情已經結束,從明裏上李世民掉進了孟星河圈套,所以才不得不做出退讓,免孟星河一死。但實際卻多半有小兕子的功勞。不然單憑孟星河幾句話都可以讓李世民免其死罪,那他這個皇帝算比較軟弱。

不過,死罪雖免,但活罪卻難逃。

就在孟星河用一馬車的鮮花打動家中眾位娘子高興後。第二天,由王龜年親自跑到孟府,孟星河就被李世民一道聖旨招進宮中。

在去宮裏的路上孟星河猜中李世民此翻讓他進宮所謂何事,所以在他進了兩儀殿後,看見正前方龍椅上臉色不雅的李世民,孟星河就率先開口道:“聖上召下臣前來,是否為了高麗和東瀛兩國之事?”

李世民遞給孟星河一個還用廢話的眼神。就算他不用說,孟星河如此聰明,也知道該怎麼辦好此事。

孟星河領會李世民的心意。知道如今就是他挑起東瀛和高麗發生戰爭的時候。還別說,第一次幹挑撥離間的事,孟星河其實心裏也沒有底。但孟星河知道,他自己要是不那麽做,那腹黑的李世民萬一不高興,新賬舊賬和他孟星河一起算,他孟星河就算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更別說還要連累家中眾娘子多不劃算!

所以,現在孟星河也變機靈了!他也知道,如何躲在李世民這顆大樹下好乘涼。他心裏清楚,但凡對李世民有用之人,隻要不做出太過份的事情,他李世民都喜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或許就是千古一帝和短命皇帝最明顯的區別。

分析出這個道理,孟星河無任何怨言接下此事。

“聖上,下臣告退!”話不多說,在李世民麵前,下麵的臣子要替他辦什麼事,他比誰都清楚。反而是今天孟星河沒對他的命令挑三揀四或者直接拒命,這讓李世民很滿足孟星河今天的表現。

要是孟星河以後都如現在這樣就好了!

由感歎了一聲,李世民交待內侍魏明吩咐,讓待在兩儀殿外麵的黃門侍郎王龜年親自送孟星河去四夷館。而他自己,則象是解決了一件大事,頗為高興擺駕甘露殿。那裏是蕭娘娘的寢宮,如今李世民快要實現疆土統一,當然要好好放鬆心情盡情高興了。

另一方麵,孟星河從兩儀殿出來,同王龜年一起坐在車上,一同往四夷館行去。

外麵趕車的是燕三,想到那日對燕三的交待,孟星河道:“龜年兄,兄弟我想向你要一個人!

王龜年露出一副孟星河說此話就已經見外的表情,道:“瞧孟兄說的,龜年身上還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孟兄盡管拿去便是。”

王龜年額慷慨,讓孟星河不好意思,道:“龜年兄說笑了!我今天隻想向你要一個人。”

“孟兄但說無防!”王龜年一臉認真道。

孟星河見王龜年嚴肅的態度,他說道:“其實也沒別的什麼事,兄弟我想讓外麵趕車的燕三去另一個地方幫我打理某些事情,龜年兄別介吧!我可是在挖牆角啊!”

王龜年聽懂了孟星河話中意思。感謝道:“孟兄,大恩不言謝。龜年在宮中混不出什麼名堂,就連自己的同鄉兄弟也隻能盡最大能力在宮中替他安排一個低賤的趕馬差事。但燕三此人比龜年我有本事,就算我知道屈才了他,也無能為力。如今承蒙孟兄看得起我同鄉兄弟,你想什麼時候帶他走,我那裏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王龜年眼睛紅紅的,顯然他和同鄉燕三之間恐怕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在裏麵。孟星河不願意去過問別人的過去,他總認為,這世道,是留給有故事的人準備的。燕三雖然是個不得誌的人才,但王龜年又何常不是人才?

物以類聚,有此話就足以說明一切。

孟星河沒有過多深入研究,他拍了拍王龜年的肩膀。笑道:“龜年兄,改日到我府上,我再多叫幾個人過府,大家大醉一場,你可別拒絕,否則我跟你急。”

“嗬嗬,龜年誓死相培!”王龜年毫爽笑起來,頗有幾分當年燕照悲歌之士的毫氣。

他二人在馬車中相談甚歡。一會兒功夫,馬車來到四夷館外麵。聽過燕三的秉報,孟星河還有要事,他跳下車,朝身後兩位擺了擺手,大步流星走進館內。

“燕哥,剛才孟兄同我說了,讓你到他那裏做事,你願不願去?”見孟星河走遠,王龜年問了身邊燕三一句。

“願意去!””當機會敲門,燕三決對不會放掉每一個能出人頭地的機會。

王龜年一聽,如他心中所想。笑道:“我還以為你小子牛脾氣上來就連天王老子都不屈膝的人,是不會去孟兄那裏呢!”

王龜年將聲調變的很高,直接受到燕三白眼。

“孟大人不同尋常人。燕三隻願跟著不尋常的人才能作不尋常的事。”燕三臉色欣喜。從未笑過一次的他,笑起來卻比哭還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