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嶺南兵變(上)(1 / 2)

還沒到趕秋節,就看見來自嶺南各地的苗家人穿著盛裝從四麵八方彙集到鳳凰城中。等到了趕秋節那天,鳳凰城更是一派盛大的服裝宴會。苗家女兒穿戴著一出生就開始積攢的作為嫁妝的金銀首飾和最漂亮的衣服,從不同的苗寨成群結隊而來,在鳳凰城中盡情慶賀豐收,偶爾會對瞧得上眼的咪多唱兩句山歌,如此純樸的感情,在嶺南一帶已經是屢見不鮮。

難得遇見如此盛會。大清早柴少等人就換上了幹淨的苗家男子服飾,杜小姐也是一身苗家女兒打扮,他穿的是店家王喜婆娘年輕時候的衣服,亮閃閃的金銀裝綴在她身上,把這個百裏挑一的美人打扮的簡直比林子中的杜鵑花還要漂亮。

阿伊小妹一路上也早把自己用在盛會穿的衣物拿出來早早換上。一群人準備完畢,準備出去參加趕秋節的盛會,但偏偏不盡人意就是,某個家夥到現在都還困在房中不肯起來,杜小姐叫了幾次那人都沒答應。讓負責替那家夥說盡好話的柴少也抵不過兩個女子恨意的眼神,隻顧嗬嗬笑著,眼神告訴旁邊的薛仁貴讓他去叫三弟起床。

薛仁貴一陣苦笑,他可不敢去打擾他姐夫。

“我們走!”見此情況,從開始下嶺南到現在都沒拿出自己軍師氣概的杜小姐果斷而道。她人已經和阿伊小妹一起跨出門去。

“呼!”柴少重重鬆了口氣,心道:“三弟啊,三弟,你招惹的每個女人,都不是善類啊。”柴少放佛在感歎,他其實知道孟星河早在天沒亮就已經穿好衣服出去了,之所以緊閉房門,究竟是什麼原因沒有人知道。柴少也不多問,三弟行事,往往是常人難以想象。

在有間客棧裏正上演一出瞞天過海計謀的時候。在熱鬧的鳳凰城中,有個穿著低等青色苗家服飾的男子,正抬頭欣賞著周圍正對他投來目光的眾多苗家女子。雖然這位咪多隻穿著苗家低等服飾,但仍有許多苗家咪猜一眼就瞧上了這個咪多,有的甚至都已經在醞釀是否該唱兩句山歌,把對方吸引過來,免得被身邊其她女子搶了先。

“天上雲,集成堆。秋來雁子往南飛,飛到雲山不見影,忙叫阿哥幫妹瞧?”

就在孟大人熟記阿伊小妹說過路上不可與苗家女子對山歌的時候,離他不遠處,竟然有瞧得上他這個咪多的漂亮咪猜甜甜的唱了一句。孟大人順著聲音瞧過去,那是一位穿著漂亮苗家服飾的女子,白白淨淨,高挑大方,頭上戴著亮晃晃的銀頭飾,滿臉期待等著孟星河的回話。

望著那女子虔誠等待的臉,孟大人低下頭,一聲不吭的走著。他不能對,一旦對了,就不能不管那個女子了。

前麵離楊玄感的將軍府不算很遠,孟星河加快了腳步。他今天要去的地方正是將軍府,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楊玄感若是有動靜,一定會露出蛛絲馬跡。他倒想看看楊玄感是如何同嶺南苗家人撕破二十年偽裝的臉麵。

趕秋節雖是苗家人的盛會,但楊玄感是嶺南這一帶閥主地位的人,掌控著嶺南所有土地的稅收和軍政,也可以說是個不受管束的藩鎮。每逢盛會,他都會受鳳凰城中南詔祠堂主事祭祀的邀請,為盛會當一個裁判,選出每次盛會最出色的苗家咪多和咪猜。當然今年的趕秋節他也不例外被邀請。

對於孟星河的不請自來,楊玄感並沒有太喜怒形色。他在將軍府門前迎接,並未冷落孟星河這個身為楊家現在唯一能夠有資格承繼傳國玉璽的人。隻是和楊玄感的謙遜相比,他身邊兩個黑臉如碳的將軍留給孟星河的臉色很不友善,甚至可見明顯的不屑。當真應了那句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的諺語。

“孟大人,你是第一次到嶺南,參加這一帶苗家人的盛會吧?想那二十多年以前,我也和你一樣,初來這個地方,很不習慣那些不同中原的習俗,不過,二十多年的時光,也磨平了我當初許多舍不得中原的心情。”楊玄感沒有帶兵,也沒有坐在轎子上,他隻帶了身邊兩個心腹就和孟星河一道同步往南詔祠堂走去。對他來講,幾乎每年都會參加幾次這樣的盛會,已經沒什麼好奇感。

孟星河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所謂的趕秋節,但他好歹是千年前過來的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比這個時代眼花繚亂多了,還有什麼能讓他感到奇怪的。他嗬嗬笑著,算的上是可有可無的回答,道:“比起中原,嶺南多了一分寧靜。至少這裏在楊將軍的領帶下,隨處可見桃源勝地的美景。連我這個才來了沒幾天的人,都想一輩子待在這裏。”

“我可不敢把你留在嶺南,指不定那天大唐的李世民揮軍打來,嶺南就不那麼安定了。”楊玄感笑談說道。嶺南的軍隊已經和唐軍在外麵開始正麵衝突了,他剛才說的話幾乎可以劃進敷衍孟星河的句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