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謀劃逃跑,卻遭逆賊(1 / 2)

有時他心中有一種衝動,想要告訴楊廣自己不是他的孫兒,是來自後世的殺手。把曆史上關於楊廣和隋朝的一切都告訴他。

因為,他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什麼是親情,什麼是無私的關愛。

但理性又告訴他,就算他說了楊廣也不會信,隻會把他當成瘋子一樣看待。因為融合了所有記憶的他對楊廣十分了解,這是一個開弓就沒有回頭箭的君主,他有自己的霸業的構畫,也有一個雄主的自負之心。

如今涿郡境內集結了近百萬大軍,三百多萬民夫。城內糧草、輜重堆積如山,攻城器械無數。而且從洛陽到涿郡間的漕運船支正晝夜不停的運送糧草,陸路也有百萬民夫輸送物資導致道路都擁堵了。

海上還有無數戰船開往戰地,為了這一戰投了主戰兵馬多達一百一十三萬,民夫三百多萬。正所謂兵足糧多,將才雲集。你卻告訴他會敗,這不是在找死嗎?

這個時候的楊廣不會受任何人的左右,就算你能阻止他一次,他還有二征、三征。不撞南牆心不死,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已經死過一會的楊炎很惜命,哪怕他很清楚曆史是什麼樣,也不敢再堵一次。所以,他選擇了沉默。

這種煎熬沒有持續很久,因為楊廣已經定下了時間,並且調集了一萬精銳在正月十九那天護送楊炎回洛陽。

在各種補品和膳食滋養了十來天的楊炎與之前野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觀,原本巴掌大的小臉也圓潤起來了。隻是,整個人看上去卻有些消沉。

因為就算沒有融合記憶,喜歡研究中華曆史的他也知道在義寧二年(618)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虎賁郎將司馬德戡,元禮,監門直閣裴虔通,將作少監宇文智及,武勇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景,內史舍人元敏,符璽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孝本弟弟孝質,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等,率勇猛敢死的人作亂,進犯皇宮。

除了女眷,連同楊廣和他的皇子皇孫全都被那些叛徒斬殺。

六年的光陰不長,所以楊炎不想留在楊廣身邊,不想再死一次。

出逃,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一個頂尖的殺手,保命永遠放在第一位。要是命都沒了,還談什麼任務?

所以,楊炎梳理著記憶,在腦海中設計了七套可行的逃跑計劃。

他身邊護衛眾多,不乏一些被他救回性命忠心耿耿之輩。經過十來天的暗中考察,楊炎最終確定了三個人選。

楊猛,世代為楊家的家奴,他的父親曾是太子楊昭的侍衛長。從楊炎出生之後,楊猛就追隨在楊炎身邊,忠誠度極高。不僅如此,他還有一身不俗的武藝,是一個頂尖的保鏢。

陸績,年僅二十一歲,本是一介書生。他才智過人,能言善道,又經五年多的培養成了野狐最信任的謀士之一。最重要的是他隻尊野狐號令,別人都叫不動他。

嚴三,遊俠一個,精通刺殺和偷盜和自己算是一個同行。因為三年前野狐救了他和他的妹妹,所以嚴三為了報恩就成了野狐的貼身侍衛,還曾在張掖的時候為野狐擋過一箭。

其實,這三個人並不是他最好的選擇,可惜野狐精心培養出來的人才全都被他送到了張掖發展自己的娃娃兵去了,現在也不可能把人弄回來。

大業八年,正月十九號那天早上,裹著裘皮的楊炎拜別了抽空送行的楊廣,五千多名隋軍精銳和四百多燕王府的隨從簇擁之下登上了屬於楊廣的龍船,朝著後來的神都洛陽起航。

這對爺孫,第一次分別。這一次分別,也徹底改變了大隋亡國的命運。

……………………………………………………分手線又來了…………………………………………………

“殿下,外頭風大,恐會染上風寒,還請殿下回倉內歇息。”一身儒衫,麵俊唇紅的陸績筆挺的站在楊炎身邊,小聲勸告著楊炎。

近來這半個月時間裏,他有些琢磨不透楊炎的想法。把自己隨時叫到身邊,可是卻不怎麼和自己交談,也沒有讓自己著手去處理任何事情。

“些許風寒而已,我這身體還沒那麼弱。”楊炎轉過身來,掃了一眼站在陸績身後穿著黑衣的嚴三和楊猛二人,又看了看遠處身著衣甲的侍衛,然後又轉過身去盯著江邊。

距離他原本設計好出逃的地方並不遠了,大概也就一千多米的距離。

是時候了!

楊炎心道一句,開口道:“嚴三,去我房裏把我那個黑色的包袱取來,還有那幾個葫蘆。”

因為要遊到案邊,所以楊炎這段時間在臨朔宮內收集了不少的珍珠和各類寶石,保證離開的時候不會影響到自身的安全。至於那些葫蘆,是為了給自己提供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