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洛陽大亂,楊炎募兵(1 / 2)

酒飽飯足之後,熱鬧的燕王府漸漸平靜了下來。王府外頭雖然馬兵齊聚,火龍流轉,但是牆內卻是靜悄悄的。

在王府內的一個密室裏,聚集了六個人,分別是燕王楊炎、長史房玄齡、司馬劉義守、從事中郞薛元敬、諮議參軍韓世諤、掾屬中錄事蔡允恭。

這六人,除了劉義守是楊炎的舅舅,韓世諤是大隋第一鬥將韓擒虎的長子之外,其餘如房玄齡、薛元敬、蔡允恭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早早的就被已經死去的野狐招攬到了手中。

楊炎環視了一眼眾人,然後把目光投到了韓世諤的身上。要不是自己向他投了橄欖枝,怕是這位同李靖一同習武學文的名將之後在明年就會帶著一群勳貴一並投了楊玄感,起兵造反。隻不過,他已經沒那個機會了。

清了清嗓子,楊炎張口說道:“想必你們已經知道我接了陛下的聖旨,要募兵兩千。都說說,你們的看法。”

在場眾人,除了房玄齡一聲不吭之外,其他人渾渾發表意見。

有的讓楊炎低調行事,隨便招個七八百人,不要引起楊廣的猜忌。還有的讓楊炎大招特招,提高燕王府的護衛能力,特別還提到今天下午的驚魂一刻,提醒楊炎現在的王府侍衛不可信。也有的讓楊炎就按旨意辦事,趁機訓練出一支強軍出來。

“老房,你為何一聲不吭?”最後,楊炎把目光落到了房玄齡身上。對於這個後世聲名如雷的名相,楊炎還是很想知道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隻見那房玄齡微微一笑,拱手便道:“殿下對此事早有定奪,喬鬆再言亦無從改變殿下的想法。殿下策問,無非是考校我等。”

眾人聞言,不由的多看了一眼房玄齡。此前,他們對房玄齡這個王府屬官之首可是不太服氣,而且他對王府諸事也不予過問,更是在眾人心中沒啥威望。但是剛才那一席話,卻他們有了改觀。

原來,自己和這一位差得這麼遠啊。他們都追隨楊炎數年了,對他的性格也十分了解,的確如同房玄齡說的一樣,楊炎屢屢找他們議事時,早就有了決定。讓他們評議,隻是為了補缺填漏。

“還是老房懂我。”楊炎微微一笑,十分讚賞的說了一句,然後站起身來,郞聲道:“眾人聽令,明日起你們各自帶領王府一眾屬官與五百健仆,前往河南、河北、河東各郡征募‘燕虎’衛士,把這三地大小郡縣都給我搜一圈,報名投軍者中千人之中取前十者,限你們在四十天內辦成此事。具體細節,我已經寫好文書,你們領去好好看看。”

說著,楊炎便從懷中摸出幾張紙來,一一遞給他們。

“殿下,月俸一貫,糧三石、布一匹,這也太多了吧,如今府庫空虛……”身為掌管燕王府財務的劉義守看到上麵的文字,臉一上就成了苦瓜。就算是左右備身府的衛士待遇還不如楊炎開的條件,自己這殿下也太不會當家了些。

“無妨,眼下王府外頭不是排著長隊給咱送禮麼,還愁養不起兩千衛士?別說兩千,養兩萬也不成問題。”楊炎知道當家不易,對於自己這個舅舅的發言也是十分理解。

聽楊炎這麼一說,劉義守一下子就喜上眉梢,不由的搓了搓手,心中似乎在盤算著什麼,笑容越來越厚,一對本來不大的眼晴瞬間成了一條縫隙。

“殿下,這比急奔長遠、站立時長有何說法,若是隻比氣力倒是能選出精銳之士。”自幼跟隨自己的父親統兵征戰的朝世諤關注的點就與劉義守不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問你,若是你兵敗了會如何?”楊炎對著韓世諤笑了笑,給了一個鼓勵的眼神,他希望自己底下人的都能夠不恥下問。

“那當然是撤軍,收攏潰軍,總不能投敵吧。”韓世諤有些尷尬,撓了撓自己的鼻頭。

“所以能跑最為重要,打不過就跑,我可不希望我手下的將士白白犧牲。至於站立持久,是考驗一個人的忍耐力和意誌力。具體考校的方式,我會派人輔助你們。”當初‘楊炎’可是培養了一批後世的教官,雖然他們絕大多數都在張掖幫楊炎訓練那批孤兒,但是王府裏還有一支五十人的小隊,足夠這次募兵之用了。

“殿下仁德,世諤定當為殿下招募最好的勇士。”韓世諤身在軍伍,對軍人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最怕楊炎不愛惜將士性命。聽到楊炎這麼說,不由的激動起來。

“怎麼樣,還有什麼疑惑嗎?”這可是關乎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問題,楊炎不得不重視。

蔡允恭應聲站了出來,拱手便道:“殿下,條件如此優渥,募兵年齡定在十六到二十的未成年的男子之間,各地合起怕是超過五千之數,這與陛下的旨意不合。”

蔡允恭這話是在暗示楊炎違背了聖旨,因為大隋的府兵是招募二十一歲以上的成年男子,而且楊廣隻給了兩千個名額。要是違背了,楊炎怕是要受罰的。

“聖旨之中不是有便宜行事之權,而且各地府兵已經追隨陛下東征高句麗,哪有多餘的成年勇士留給我等招募。再者,咱王府的王莊一直空置的,多出來的人可以收為佃戶嘛。”說著,楊炎衝著蔡允恭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