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傳言畢竟是傳言(1 / 2)

王曉英回到鄉裏後,一連兩周都沒什麼異常舉動。要說異常的話,就是她說話辦事和氣了很多,日常著裝也變得大方得體,更難得的是每天按時出勤。人們看到的是一個處事低調,言行謹慎的王委員,而不是以前那個辦事張揚、飛揚跋扈的書記姘頭。背後好多人都在議論,議論環境改變人,市委組織部改變人。慢慢的,好多人對她的印象也在逐步改觀。

自從回到鄉裏,王曉英再也沒有進過楚天齊的房間,也沒有再發生半夜裝病的事。在院內碰麵時,楚天齊盡量采取低頭避過,而王曉英卻主動大方打招呼,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出軌的舉動或言行。

王曉英越是表現低調,寧俊琦和楚天齊越是不敢掉以輕心,他們深深知道“咬人的狗不叫”這句話。楚天齊去寧俊琦辦公室的次數和時間減少了很多,就是去的話,也是談完工作就匆匆離去,他們擔心王曉英趁他們不備,在鄉長辦公室安裝竊聽或是錄音設備。雖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小心無大事。

楚天齊對自己的辦公室看護也很緊,隻要離開辦公室,就把門上鎖。這種方法實在麻煩,後來幹脆換了一把暗鎖,隻要關門必鎖住。如果自己在屋裏的話,就把暗鎖舌頭鎖住,以免來人時還得起身開門。晚上除了鎖死門鎖,門上的兩把插銷仍然插的緊緊當當。

同楚天齊一樣,寧俊琦也不敢掉以輕心,除對房間以及門鎖非常上心外。她在和楚天齊接觸時,盡量不說工作外的話,盡量把時間壓縮的很短。就連談工作時也讓楚天齊坐到沙發上,而不是之前那樣坐在辦公桌對麵的椅子上。

楚天齊和寧俊琦對王曉英的防備,可以說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和王曉英的落落大方相比,他們兩人反而顯得疑神疑鬼、緊張兮兮,仿佛做了什麼虧心事似的。鄉裏上班的好多人,發現楚天齊和寧俊琦沒以前熱乎了,紛紛猜測他們倆發生了“情變”。楚天齊是從楊大慶口中得知,人們對他“情變”議論的,他當時聽了真是哭笑不得,暗歎人們的敏感。

當楚天齊把這一傳聞講給寧俊琦時,寧俊琦沉默良久,才自嘲的說道:“名人沒有隱私呀!”她在說這話時,眼中隱隱有淚花閃現,隻有當事人能明白個中的苦辣酸甜。

寧、楚二人並沒有因為人們的議論,而放鬆近一段時間堅持的警惕,他們深深知道,對惡人心存僥幸就是對自己安全甚至生命的不負責任。雖然這個比喻可能有些偏頗,但道理卻是相通的。

寧、楚二人與黃、王二人的處境,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寧、楚沒有直接發動攻勢,來對付王曉英,而是采取守勢,這就非常被動。但從王曉英過往的種種看,她會隨時主動出擊,致楚天齊於死地。所以,在目前的這場較量中,黃敬祖和王曉英就好比兩隻蒼鷹,隨時關注著獵物。楚天齊和寧俊琦就好比兩隻受驚的兔子,隻能盡量學著狐狸的警覺,防備蒼鷹突然俯衝下來。在實在萬不得以時,來個兔子三蹬鷹。隻不過這兩隻溫順的兔子,一旦反擊時,蘊藏在體內的巨大能量,便會瞬間噴湧而出。

王曉英也不像表麵那樣輕鬆,她要隨時注意言行,隨時保持良好形象,不至於讓自己開創的大好局麵毀於一旦,以便實現自己近期的終極目標。

……

再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到春節了,大家都忙的不可開交。工作忙的人要加班加點忙工作,工作不忙的人要想方設法偷跑出去幹私活。

要說春節前最忙的,就數領導們了。他們不但要開會,要應付各種年前檢查,還要到縣裏或市裏去溝通感情。雖說寧俊琦不屑於請客送禮這一套,但正常的人情世故也不能免俗,否則就會成為另類,就會把自己孤立於官場之外。於是,她不時帶著一些土特產,去縣裏走動,到市裏拜年。楚天齊就得應付鄉政府這一攤子事情,不過這也比上門去送禮要好的多。

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下象樣的一場雪,隻是零星的飄過兩次雪花,而且還是落地就化的那種。對於好多人來說這是好事,起碼出行要方便。但對於種地的農民來說,這就意味著墒情很差,可能會影響來年的耕種。

現在,關於黃敬祖要當副縣長的流言,是愈傳愈烈。楚天齊已不是第一次聽到,雖然並沒有非常確切的消息,但他深信“無風不起浪”這句話。鄉裏好多人也是這麼認為,更有編外組織部已經在替鄉裏配備領導班子了。

做為傳言當事人的黃敬祖,並沒有什麼異常。隻是在崗時間,要多於往年同期好多。他的笑臉也多了起來,笑臉不是現在才有的,實際上在宣布王曉英去培訓的那時候已經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