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春天在哪裏(1 / 2)

八月十二日,許源縣公安局召開了全體幹警大會,會議由常務副局長曲剛主持,主要內容是整頓工作作風,提高隊伍戰鬥力和執行力。

會議從上午八點半開始,到將近中午十二點結束,整個會議時長三個多小時。會議一共是五項議程,第一項是孟克代表紀檢組做重要發言,第二項議程是政委趙伯祥講話,第三項議程是副政委兼副局長常亮宣讀兩個決定,第四項議程是副局長張天彪做檢查,第五項議程是局黨委書記、局長、督察長楚天齊講話。

孟克在發言中,重點指出一些部門和個人在廉潔自律、公正執法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對全體幹警提出了更加嚴格的紀律要求,並宣讀了經過班子成員會批準通過的懲戒條令。這份條令是在原條令基礎上的完善和補充,有些內容進行了拓展,有些要求做了修正,還有個別條目做了增加或刪減。

平時人們對孟克就有一種敬畏,今天那張麵孔更加嚴肅,語句也更加犀利,而且這個孟組長還有公安局老大在身後撐腰,好多人不禁心中打鼓,暗暗告誡自己“小心為上”。這些條令的完善及重新強調,確實給相當一部分人敲響了警鍾,達到了警示於人的效果。

趙伯祥在講話中,首先總結了縣局過去上半年,在思想政治、隊伍管理、組織人事、公安宣傳、教育訓練、警營文化等方麵取得的成就。並指出現在存在的挑戰,以及全體幹警所應擔負的職責。最後,以政委的身份,對大家提出了要求。他的整個講話有板有眼,有論點有論據,不愧是成天琢磨人的政工幹部。

局長楚天齊的講話確實有水平,別看年紀不大,別看從政時間短,別看隻做警察五個月。但在講話中既能夠高屋建瓴去解讀一些政策,也能緊扣縣局實情去剖析具體事項,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有些提法很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

盡管人們很佩服各位領導的講話水平,盡管人們也不敢拿領導的話當耳旁風,盡管領導強調會議主題是整風聚力,但人們更加津津樂道的卻是第三、四項議程。這兩項議程有大家關注的焦點,有人們感興趣的話題,還有值得深思和討論的一些東西。

會議結束時,正是吃午飯時間,但好多人沒有走進食堂,而是先鑽到某個角落打電話或是小範圍議論著,電話內容和議論焦點就是三、四項議程。

第三項議程,是常亮宣讀了兩個決定,這兩個決定是由局黨委會和班子成員會共同做出的。第一個決定是崗位調整,第二個決定是處罰通報。

當時常亮剛說出“崗位調整名單”時,台下眾人就精神為之一振,他們知道,自己最關心的內容來了。連日來關於人事調整的傳言塵囂甚上,但也有諸多版本,人們莫衷一是。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不會涉及到自己,但依然對這種事敏感和好奇,都期待得到最終的準確解讀。於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細傾聽,生怕錯過某一個名字或崗位,甚至擔心漏掉一個關鍵的字眼。

聽著台上常亮每讀到一個崗位以及對應的人名,眾人都在心裏“哦”了一聲,這裏麵既有“果然如此”、“傳言不虛”這樣的篤定,又有“怎麼是他”、“不會吧”這樣的疑問。

等到常亮宣讀完畢,人們意識到,這次的調整力度不大也不小。說不大,主要是基於對調整崗位重要性的認定,整個調整中,最大的位置就是兩個所長職位。說不小,是這次調整涉及到十多個崗位,將近三十人的位置或部門都有了變化。

人們發現,在這次調整中,幾乎每個山頭的人都涉及到了,隻不過有的利益大一些,有的分到的少一點。

在這次調整中,有兩人的職務和崗位變化既出乎意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這兩人就是仇誌慷和高峰。

仇誌慷和高峰是近一段的熱門人物,是大家討論的重要話題中心。

在七月份的全局大比武中,兩人分別獲得了各自組別比武的綜合第一名,並有個別單項也位列第一。仇誌慷還在對抗比武中,打敗了咄咄逼人、自命不凡的柯曉明。高峰更是在綜合及文、武試三第一的基礎上,還獲得了對抗和射擊兩單項第一。

對於這兩匹“黑馬”的認識,人們由以前的輕視變成了現在的刮目相看。有人認為他倆的春天就要到來了,以他倆的在大比武中的表現,肯定會被重用。在看守所眾多被調查者中沒有高峰的名子,昏迷的何喜發一直由許源鎮派出所負責安全保護,就是兩人被重用的表現。

但好多人不以為然,都篤定的認為,他倆頂多落個虛名,頂多被領導利用一下,真正好事沒他倆的份。人們知道,仇誌慷是前任局長的人,前任局長死的那麼不光彩,好多領導都躲著他,誰又會用這麼一個棄才呢?高峰也是一樣不招領導喜歡,尤其在三年前還用槍口對準了現任局長,春風會吹到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