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住建局口了。宋敬山和江風都站了起來。崔定好像不認識似的把他倆打量了一番,轉臉問身邊的鄭爽:關天浩怎麼沒來?
鄭爽解釋說,他和於市長去上海考察項目去了。崔定的臉色忽然變得不是太好看,哦了一聲。他這一微妙的變化一閃即逝,別人可能沒發覺,但江風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他獲得了這樣一個信息,崔定對關天浩是不感冒的。
這些年來,關天浩跟蘇榮跟的很緊,這在雲湖的官場上並不是什麼秘密。包括對鄭爽的打壓,有不少就是關天浩出的壞主意。關天浩報複心極強,對於三年前鄭爽參加調查組調查他的問題時不買他的帳耿耿於懷,正好蘇榮也要整治這個薑愛民的愛將,所以兩人是沆瀣一氣。風水輪流轉,關天浩怎麼能想到,不到四年的時間,鄭爽竟然又做了分管城建的副市長,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
其實今晚這個見麵會,也是很值得玩味的。鄭爽完全可以提前或者推後組織,為什麼偏偏選擇關天浩不在家的時候組織呢?並且還讓剛剛提拔的江風參與進來,不能不說是有一定玄機的。不過對外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關天浩和市長於子虛出去考察是大家都知道的。
江風和宋敬山端著酒杯站著,看著崔定,等著他說些什麼。崔定的目光在他們身上掃過,嘴唇動了動,可能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沒說,隻是麵無表情地說,好,你倆喝吧。說著自己用酒杯碰了碰嘴唇,就放下了。
江風和宋敬山都意識到了什麼,喝幹了酒,又規規矩矩地坐了下來。
氣氛忽然有點莫名的壓抑。鄭爽大聲說,大家不要隻喝酒,多吃菜啊。說著,拿起崔定的筷子,給他夾了一段山藥。
崔定來到雲湖後,第一時間就把鄭爽提了起來。當然,這也得到了省裏的支持。想當年崔定在雲湖任政法委書記時候,就以手腕強硬而著稱,橫掃市裏的幾大黑惡勢力,而且剛直不阿,說話不怎麼好聽。
而鄭爽是大名鼎鼎的官場黑玫瑰,也是以幹工作雷厲風行,性格剛強而聞名。兩人共同組織策劃了“關於罷免市長的提案”,因為消息提前泄露而功虧一簣,相繼受到蘇榮的報複和打壓,尤其是崔定,差點就進了監獄。
蘇榮當政期間,崔定、鄭爽以及省裏的兩個人物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策劃推翻蘇榮的計劃,並很好地利用了江風這個小人物達到了目的。現在,崔定東山再起,卷土重來了,當然要啟用鄭爽這個同一戰壕裏的盟友。民間傳言崔定和鄭爽是“強強聯合”,並對他們報以極大的期望。
崔定吃了山藥,放下筷子,拿起紙巾擦了擦嘴,把大家又巡視了一遍。沒吃東西的趕緊坐直了身子,正吃著的急忙放下了筷子,等著他做重要指示。
江風預感到崔定要說的,可能與住建局有關,甚至會與葉芷被抓有關,心裏不安起來,心髒砰砰地跳的厲害。
果然,崔定開口說,同誌們啊,我們經常說,要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關鍵在於與時俱進。這個與時俱進的出處你們誰知道?
大家麵麵相覷,有人小聲咕噥著,討論著,但誰也不敢大聲說。崔定的目光在一張張臉上移動著,露出“你們都是不學無術”的神態。移到江風這裏時,江風實在不想忍受他這樣的目光,說,崔書記,我知道一點,不知道是否正確。崔定的目光在他臉上停下來,說,哦?說說看。
江風說,與時俱進雖然是在三個代表中提出來的,但由來已久。1910年初,蔡元培先生撰寫《中國理論學史》,針對清朝末年中國思想文化界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麵,通過中西文化對比,指出“故西洋學說則與時俱進”。他把散見於中國古書中的“與時偕行”、“與時俱化”、“與時俱新”等激勵人的說法概括綜合為“與時俱進”。現在的意義是指我們黨員幹部要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觀念、行動上要和時代一起進步。
江風說的有理有據,似乎是很令人折服的。但他沒意識到,他在不知不覺中就又犯了一個錯誤。這樣的場合,哪輪到你來出這個風頭?你以為大家真的都不知道?崔定既然問出這個問題來,那就是要顯擺一番自己的學問的,你可好,不知天高地厚地把他這個風頭給搶去了,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有多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