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6章 讓死的知識變成活的智慧(1 / 1)

美國教育家勞倫斯·羅威爾說:

即使是哈佛大學出身的人,也會答錯問題的。

小時候,我常常想,我們活下去,總會達到一個很奇妙的時期。等我們長大了,便知道各種問題的答案了。到了那時候,我們活得一定很舒適,因為再也沒有疑慮,再也不會舉棋不定了。在任何場合,碰到任何事,都知道該怎麼辦了。

這是我幾年以前的想法。現在已經幾年過去了。我以後真正學到的經驗是:我們永遠也不會碰到一切都肯定的時刻。就在我不斷探尋答案的那段時間裏,我有機會款待前任哈佛大學校長羅威爾,因而對他有了相當的了解。他所說的犀利的言辭,實在勝於4年的大學教育。

有一次他說:“即使是哈佛大學出身的人,也會答錯問題的。”他的意思是說:我們各有專長,一個人不會永遠知道所有的答案。

此外,他也喜歡說:“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的特征,是在他能根據不充分的資料,作出合理的推測。”

我們從他的觀點可以得到怎麼樣的推論呢?很簡單,就是說:在一個人麵臨抉擇的時候,往往無法把所有未知數都弄清楚。也沒有辦法肯定,他收集到的資料是否完整無缺。因此,他在作決策的時候,一定需要利用推測。這時候,就需要教育了。因為真正的教育,不僅是把事實告訴大家,也不僅止於在教室裏上上課,考幾次試而已,真正的教育還應該包括經驗、信心、勇氣和了解。最重要的是思想和行動的能力。具備了這些素質,就能使死的知識變成活的智慧。這樣,就可以使我們的推測正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