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校閱,王振宇的第二營此刻正整整齊齊的站在全軍最右側。等會在黃總司令抵達校場的時候,身為值星官的王振宇將是第一個看見並向其報告的人。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黃興了,王振宇明顯感覺自己的呼吸有些不順,情緒開始變得激動起來。
無論後世怎麼詆毀這位革命元勳,有兩點是無可質疑的:一點就是他對革命的忠誠,從頭到尾,黃興都沒有從革命中為自己謀取哪怕半點私利;另一點就是黃興永不言敗的革命精神,雖然他屢屢失敗,但他卻屢敗屢戰,從未放棄。這樣鍥而不舍的精神恰恰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最欠缺的。
不過這些眼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振宇很快就要見到國民黨的三大祖師爺之一的黃興黃克強了。這要是放到後世都夠他自我吹噓一輩子了,丫的,就算是和林誌玲一起跳倫巴都沒親眼見到黃興來得刺激。
遠處,兩名騎兵快馬奔馳而來。這兩名全福武裝的士兵縱馬從全軍陣前跑過後又調轉馬頭,未做任何停留回馳而去,於是大家現在都知道黃總司令要來了。
大約幾分鍾後,一行人騎馬出現在視野中。王振宇視力非常不錯,很快他就看清這一行人的最前麵,是一個身穿藍色將官大禮服服身材略有發福的中年男人。這該不會就是黃興吧,看那胡子,沒錯,和曆史教科書上的照片無二了,這應該就是黃興了。
越來越近了,王振宇努力的挺直自己的胸膛,雙肩靠後用力夾住,這個軍姿是王振宇在後世多次軍訓的唯一成果,放到任何地方都是絕對的標準。
“援鄂湘軍第一師第一協值星官步隊第二營管帶王振宇向總司令報告”當黃興行至離自己三米遠處,王振宇一個大步邁出,身體右轉,鼓足丹田之氣大聲喊道後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黃興騎在馬上對著眼前這個軍官回了一個軍禮,沒有說話,目光很快從王振宇身上移向了整個受閱軍陣。
王振宇之前已經學了規矩,他繼續道:“援鄂湘軍第一師第一協全體官兵就位,請黃總司令檢閱。”
黃興這才點點頭,對著王振宇麵色和藹的說了五個字:“辛苦,請稍息。”王振宇努力克製住內心的激動,敬禮,再右轉歸隊。心中又是一陣竊喜,黃司令跟自己說話了。雖然這也隻是在例行公事,可總比魯迅筆下那個逢人就吹噓說地主老爺同自己說話的乞丐好吧,那可就是一個字,滾。
黃興一行人的速度並不快,他還真是一個隊列一個隊列的看過去的。直到隊列最左側的盡頭,黃興扭轉馬頭,拔出佩刀,直指前方,接著朝著整個隊列的右側奔馳開來。一邊奔馳一邊大呼:“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本來萬人齊受閱的壯觀場麵已經激起了大家胸中的那股子豪氣,黃興再這樣一帶動,全軍的士氣立刻就被點燃了,所有的官兵先是興奮的舉起手中的武器“呼,呼”的大叫,然後是齊聲大喊:“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王振宇也跟著一起大喊,聲嘶力竭。。。。。。
戰爭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和偶然性。
11月16日下午,當上萬民軍渡過漢水的時候,最讓人跌破眼鏡的事情卻發生了。麵對民軍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北洋軍方麵卻全然不知,他們正在享受這場明明能打贏卻不讓打贏的奇怪戰爭。
負責此次南下鎮壓武昌叛亂的第一軍總統馮國璋把自己統帥的北洋第四鎮和第六鎮一共八個協的軍隊布防於在玉帶門車站到南岸嘴一線的地域上,炮口直指漢陽。至於這個地域以外,北洋軍根本沒有分太多的兵力設防,這倒不是他馮國璋托大,而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就憑他現在手上的力量,如果不是袁宮保再三嚴令不許自己再啟戰端,自己一聲令下,三天之內肯定能拿下漢陽,民軍那點戰鬥力在經過漢口之戰後他還真是瞧不上眼。
可是上回自己自作主張打下了漢口,雖然事後被王爺們賞賜的一個爵位,可也為此生生挨了老袁一頓訓斥。如果自己在沒老袁的命令的情況下,再去進攻漢陽,很可能訓斥就要變成撤換了。但是上頭不讓打,自己也得做好打的準備,所以北洋軍把作戰的重心放在了南岸嘴一線,始終保持對對岸的民軍的威壓態勢。至於自己的側後,由於輕視民軍以及這片地域空曠沒有軍事價值等諸多原因,馮國璋確實是沒太在意。當然最大的原因是也不會想到民軍竟會違背軍事常識,逆著漢水攻擊自己的側翼,這是不科學的。
眾多因素之下,民軍反攻漢口的作戰就有了一個夢幻開局,他們成功的出現在了北洋軍的側後,而敵人卻毫不知情。
後世的曆史學者們對於黃興在陽夏保衛戰中發起反攻漢口的作戰一致是持批評意見的,並且就此發表了一大堆學術論文,騙取了一大筆國務院研究經費(這些文化騙子也不怕生兒子沒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