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這邊,慶功會自然是不會少了的,黎元洪親自給給王隆中等援鄂軍官兵授勳,還單獨獎勵第二營官兵大洋十萬,並希望他們繼續勇敢殺敵,為革命多做貢獻。。。
可這個時候身為協統的王隆中卻不打算留在湖北了,他要回湖南去。
王隆中回湖南的心思到不是臨時而發,一來是因為不信任,自從改組援鄂湘軍的事情發生以來,從內心來說,王隆中已經不願意服從黃興的指揮了。二來畢竟老家湖南才是他和手下這支軍隊的根基所在,他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帶著部隊趕回長沙去,找譚延闓等人為焦都督,陳都督討個說法。不然真等譚延闓他們坐穩了屁股,自己再回去可就遲了。
於是當晚,就在湖北軍政府設的慶功祝捷宴上,王隆中直接繞過黃興這個總司令,直接向正在興頭上的黎元洪大都督提出辭行。
黎大都督可真是在漢口讓北洋軍給打怕了,眼下雖然北洋軍因為物資被毀而停止了軍事行動,但是接下來會是個什麼局麵,誰知道?指不定什麼時候物資補齊,漢陽就又是一場惡仗,因此他不同意王隆中帶著援鄂湘軍撤回湖南。要知道王隆中此刻已經不隻是三個營了,在收編了劉玉堂的餘部後,這家夥手上可是有足足五個營近四千人馬,更別說甘心典那二千人馬也跟著他屁股後麵打轉的。這麼一支六七千受過正規訓練和實戰檢驗的軍隊,在這個要命的關頭,那就是保命的資本,黎元洪如何肯放其歸鄉。
另外還有件事情黎元洪是非常清楚的,這次反攻漢水作戰本來是輸了的。而且根據自己安插在戰時司令部裏的眼線報告,輸的還十分徹底,一塌糊塗。可最後全靠這幫子湖南兵膽大包天的夜襲,才奇跡般的反敗為勝,扭轉了整個戰局,堪堪穩住了眼前漢陽的局麵。這個時候如何能放他王隆中走啊,他們一走,誰來守漢陽啊?
於是黎元洪連忙許諾補齊軍餉和彈藥,隻希望王隆中能夠在漢陽多駐紮一段日子。
可是王隆中卻不為所動,依然堅持要走。他心裏跟明鏡似的,自己出來一個多月了,再等等?等譚延闓他們把湖南都督的位子坐穩了,自己可就什麼機會都沒了。所以無論黎元洪怎麼許諾,王隆中就是不鬆口。
隨後湖北軍政府的孫武等人也陸續來勸,稍晚得知消息的黃興也驚訝的連夜從漢陽趕回武昌,極力勸說王隆中顧全大局,可是都未能奏效。
王隆中也沒想到自己居然如此被湖北軍政府這班人看重,雖然回去的決心絲毫不改,但是麵子上也不好把事情做絕了。
在和黃興的談話時,王隆中很動情的對黃興說了一番話:“黃總司令您是知道的,咱們都是出來革命打韃子的。可誰能想到,我老王前腳剛帶著隊伍從長沙出來革命打韃子,後腳那姓譚的就把咱焦都督和陳都督的命給革了。本想著是非黑白清楚的很,可我老王在這前線待了一個月了,和韃子打生打死,損失了近二千弟兄不說。從始至終也沒見過那怕一個同誌站出來對焦都督和陳都督被殺的這個事情說上半句的,就連他譚人鳳也一樣。您要知道,當初武昌危急的時候來找焦都督借兵,咱們焦大都督可是半句含糊話都沒有,把咱們這些靠的住的人馬都派來了。不然那姓梅的就靠一個營的兵力能動得了我們焦都督和陳都督半分毫毛,去TMD。可是焦都督和陳都督死於非命,他譚人鳳有說要替咱們都督報仇嗎?根本沒有,難道焦陳兩位都督不是反韃子的革命同誌,他們是韃子的走狗不成。所以,不給說法是吧?不聞不問是吧?裝傻充愣是吧?行,我老王誰也不靠了,我就帶著自己的弟兄回長沙,替咱們焦都督,陳都督討要一個說法。黃總司令,您什麼都別說,也別勸,我老王雖然是個渾人,但是道理我也懂,我這人說話直,脾氣大,得罪過您,可您大度不計較。我就知道您不是來做官的,您是真的來革命的,我也不好全駁了您的麵子。這樣,我把我那侄子的第二營留下聽您指揮。萬一我老王這次回長沙事有不濟,跟焦都督,陳都督一樣被那幫王八蛋給做掉了,您就替我多關照一下文正那小子。這孩子打十二歲起就跟在我身邊,跑前跑後這麼多年,我就不帶他回湖南去趟渾水了。拜托您了!”
說完王隆中含著熱淚站起身來對著黃興就是一個大躬,然後闔嘴閉目,根本不容黃興開口相勸。
黃興一看,知道王隆中是決心已定,九牛難回,隻能起身道:“王協統確實是至情至性之人,焦都督和陳都督他們若是地下有知,想來也會瞑目了。我知道了,就此告辭。”
當天晚上王隆中召集全軍營以上軍官開會,告知大家自己要回師湖南,另外第二營將留在湖北繼續聽從戰時總司令黃興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