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鎮守使(一)(2 / 3)

4.徐東甫,江西新幹縣人。洪江富商。16歲進同族富商“徐複隆”油號當徒工,勤勞苦幹,多有建樹。自立門戶,開設“榮昌祥”布店、“徐榮昌”油號。他廣納賢才,運籌帷幄,長操勝算,資本逾百萬銀元。卻居豐思儉、富不忘本、舍財濟人,社會慈善募捐有求必應。對於這個人,何健還特別用一段小楷標注,今年四十有五,對於實業興國也是很有熱情。這個標注,讓王振宇立刻對這個商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5.劉鬆修,江西新喻縣人。洪江富商。光緒初年,隨父親劉蔚齋來洪江創業經商,先後與同鄉合夥開辦“協和”錢莊,後改辦“慶豐祥”布店、“劉同慶”油號、“劉安慶”油號。何健特別標準:劉鬆修三十有二,擅長管理,重視經濟核算,建立了往來存欠比期掛牌、貨物、生產、工具,的盤存製度。他還善於用人,網絡信息、分析行情、注重產品質量、講究誠信道德、讓實利於顧客、關心員工福利、產業越做越大。

6.陳昆山,江西新幹縣人。洪江富商。拔貢出生,曾為“高燦順”油號店員,因才幹超群,升為漢口分莊管事。後獨自經營,與其子陳秋壁開設“益豐仕”布店、“陳敦仁”藥店,並兼加工、自製批發、零售業務,且在常德、漢口、上海、杭州等地設有布綢專莊。何健對此父子也做了特別標注:陳氏父子忠厚仁義、為人謙和、任人唯賢,見才不遺。為洪江商界培養了不少經營才俊。

7.楊竹秋,洪江儒商。清末秀才,知書達理,胸存抱負,為循孝道,替慈母之勞,棄官不就。1894年與人合資,獨支門庭,掌管家業。開創名牌“楊恒源”油號。何健對此人的標注是:經營之餘熱衷於古玩收藏。

8.周質雲,洪江義商。13歲來洪江學徒,後獨自經營紗布、生漆、桐油。苦心磨礪,儉而忘其苦,勤而忘其勞,廣交遊、重承諾、見誠信,富而不忘本,濟困扶危,資助鄉裏,熱心公益,人稱義商。

9.楊金生,洪江富商。出生寒門,經曆坎坷,勤於打拚。做陶瓷生意起家,後經營黃豆、牛皮、水銀、木材,創名牌“怡昌厚”、“慎昌森”。雖為富商,生活卻極為儉樸,但待人厚道,慷慨大方。

至於張家等其他洪商自然也是名列其中,隻不過何健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認為目前能夠影響洪江的不過上述九家,其餘大可忽而略之。尤其是張家,雖然依然家大業大,但是在行業內的發言權早就今不如昔了。

王振宇以讓人不可察覺頻率輕輕點了點頭,他十分好奇的問了何健一句:“何處長,你在這裏也有幾個月了,對於這個洪商第一大家朱誌大了解可深,此人有何弱點沒有,如何才能讓此人為我所用?”

何健雖然對於老板會問詢自己早有準備,但是也不敢隨意回答,以免給老板留下一個信口開河的印象就不好了。

他十分謹慎的回答道:“司令可還記得卑職上次的書信中提及的朱誌大的那段話,子孫強似我,要錢做什麼,子孫不如我,要錢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