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度心中豈能不知,剛才那個自相殘殺就他故意提醒老袁的,不過現在他依然不忘裝出一副十分佩服的樣子,然後送出一記免費的馬屁:“大總統英明!”
袁世凱嗬嗬一笑,離開了居仁堂。
見袁大總統走遠了,楊度也扯了扯西裝的袖子,然後一步三搖的從居仁堂走了出來。
這中南海以前是皇宮的南苑,準確的說也是皇宮的組成部分,十幾年前戊戌變法失敗,光緒皇帝就被軟禁在這中南海的瀛台之中。如今已經是民國了,光緒皇帝也不在了,權傾一時的老佛爺也歸西了,楊度在感歎物是人非的同時卻更看不清方向了。
其實楊度有一個公開的身份,王門弟子,但是在北京政界,這一點一直被人有意無意的給忽視了。
但是王振宇手下的陳紹卻不會,幾乎每半個月,都會有一封信和一萬元的彙票通過某個秘密渠道(軍情處北京站)交到楊度的手中。
這也就是為什麼楊度要在袁世凱麵前費心思,轉移了其對湘西的注意力的原因。
其實不光是王門學子的這層關係和那每月一萬大洋的讚助費,楊度個人的一些因素也是起作用的。
楊度是一個很有才華和抱負的人,他隻所以投奔袁世凱,和傳統的知識分子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思想是一致的。他苦苦追求的自然獲得器重然後入閣為臣,將來也好青史留名,福蔭子孫。
可偏偏袁世凱這個大總統對自己是用其才而不用其誌:一方麵大小機要事務都會找自己來參詳,並且對自己很多主張也是完全采納;可是另外一方麵,則是一直不見提拔重用自己,始終給自己的不過是個總統府資政的空銜。
楊度對於稱為一個紹興師爺似的幕僚的興趣不大,所以對此也是頗有微辭。
其實對於袁世凱的為人,他還是認同的,給自己的待遇不低,平時也是禮遇有加。而且在私生活方麵也不像外界傳的那樣,什麼夜宿皇宮,奸淫宮女。
這個中南海雖然是昔日皇宮的一個部分,但是現在已經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辦公區域了,而末代皇帝溥儀的小朝廷早就壓縮到隔壁的紫禁城裏出不來了。
至於奸淫宮女就更不靠譜了,這宮女楊度當初出於好奇到是見過,基本上就沒個長得好的,清一色的歪瓜裂棗。想來也是,這宮女沒前途不說,等二十五歲放出來想找個人婚配都難。所以但凡家裏有個漂亮閨女的大多十三四歲就急急婚配了,省卻這入宮之苦。對此,楊度隻能對宮中的妃嬪們表示默哀了。
至於老袁,他這蓄了十幾房姨太太了,再饑不擇食也不至於到那個地步吧。
估計啊,也是那些不學無術的八旗子弟,從小到大也就讀了本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但凡奸臣都用董卓這個模子來套了。
雖然袁世凱接人待物都比南方那個隻會高喊革命口號的孫中山強,可是楊度總覺得大總統什麼地方不太對,讓自己感覺不太好。
而看到陳紹的信之後,楊度知道大總統身上哪裏不對了,兩個字概括:暮氣。
歸根到底,袁大總統代表的還是原有的統治秩序,而這一套已經注定是行不通的了。這樣的情況下就算依靠武力最終完成統一,這個國家的未來也還是會走到過去的老路上去。
相反,如果陳紹信中所言不虛,那麼這位叫王振宇的湘西鎮守使現在做的事情是很有朝氣,而且前途光明的事情。
地方政權縣人治縣,這可是中國過去幾千年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中央層麵,高度集權,比袁世凱更加牢固的是,這個王振宇完全是依靠製度控製軍隊。雖然同樣是募兵製,可是從最基礎的兵員到各級軍官都是由參謀處統一調配,這種做法極大的避免了私兵和軍閥的出現。最重要的一點,雖然在中央核心層麵搞政權,卻又限製了地方政府在經濟層麵的作用,居然是通過一個什麼湘西開發公司統籌經濟項目。
楊度甚至可以斷定一般小吏絕對不敢去敲詐這樣一個要政策有政策,要背景由背景的公司。而當地的經濟一旦沒有了政府的破壞,發展速度一定非常的驚人。。。
能想到辦法不難,難就難在落實。很顯然,王振宇不僅想到了,而且也做到了。。。
楊度小小的激動了一下之後又恢複了冷靜,師弟的話難免誇大其辭,不過每月一萬大洋的支票卻是真的。自己既然在袁大總統這裏混的不上不下,給自己留條後路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