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成說到這裏,又翻了翻文件夾,繼續道:“另外推薦兩款日本的山炮,設計的效果很好。一個是明治41式。口徑75毫米,總重量725公斤,炮全長4.32米,炮寬度1.2米,炮管長度1.32米(18倍徑),操作人數10人,最大射擊仰角-8~25度,最大發射速率10發/分鍾,炮彈初速360米/秒,最大射程6300米,配用彈種通常彈(榴彈)、榴散彈、穿甲彈、破甲彈、白磷彈。根據我們的情報,日軍對這門炮的使用是聯隊級配置,設一個專門的中隊,配置四門,另外每門炮配置六匹騾馬。
另一個則是150毫米12倍徑榴彈炮(仿日本明治38式),炮身長1800毫米,炮架為雙輪單腳式,炮閂不明.行列全重1850公斤,用六馬挽曳,配備榴彈及破甲榴彈,分一,二,三號裝藥,初速為275,200,150米/秒,最大射程5900米.這種炮我們通過上海的關係搞到了一門,在試射場實驗了一下,用於攻堅還是非常不錯的,一般的城牆幾乎一炮就能轟垮。這兩款炮均可仿製,但是我的建議是根據這兩款日本炮設計兩款屬於我們的炮,以適應我軍使用的需要。”
馬西成喝了口水,進入自己發言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大帥,還有在座諸位,提升我軍的火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原來屬於師級的火力配置降到團級,而對師一級的火力重新進行配置。昨晚我們加班到深夜,和萬部長他們合計之後的結論是團一級的迫擊炮全部劃撥給營連一級,而在排一級配屬擲彈筒和少量迫擊炮。而在原來師屬的75毫米14倍徑克山炮全部配屬到團。每個團統一為十門,單單就數量來說,我們就已經壓倒日軍聯隊,同時為了保證團屬火力的射程,我建議團一級再配備29倍山炮五門。至於師一級則按照三十門仿造和升級41式炮的新炮和十門新款榴彈炮。師級火力的列裝相對要慢的多,而且我們要培訓足夠多的合格炮兵和炮兵觀測員絕對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同時我請大家注意,一旦進行如此規模的列裝,整個陸軍的經費都會毫不客氣的朝著炮兵身上傾斜,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個炮彈和炮管本身就是吃錢的。而原定的步兵武器,我們隻能繼續沿用漢陽造,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取漢陽造的缺陷,對目前的漢陽造進行返廠加工,減少其在使用過程中的故障。而後續配備的步槍也大抵是按照這個來設計和生產,而在機槍方麵,我們也隻能通過加大輕機槍的生產數量來彌補重機槍的不足,畢竟一挺重機槍太貴了,大約要2萬華元。我的彙報做完了,謝謝大家!”
沒有人鼓掌,所有的人都被這個火力升級計劃給震驚了,這要是真的,那麼以後打仗還有什麼可打的?一頓重炮亂轟,步兵散步過去接收陣地就是了,這種火力配置別說是北洋軍,恐怕就是目前亞洲第一強軍日本來了也扛不住啊,太牛了!
萬耀煌看著大家發傻的樣子心裏就樂了,他站起來道:“剛才馬部長還有一點沒說道,我補充一下。如果按照這個新的配置來武裝我們的青年軍,那麼目前的師和團一級都需要補充大量的運輸人員,這樣一來,原來計劃依靠民夫協同作戰就變得不現實了,也很容易出狀況,混入奸細什麼的可就不得了了。所以我覺得目前的師和團級人員也要擴充,總的來說,每個師要從現在的一萬六千多人擴充到二萬或者二萬二千人,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火力發揮到最大的威力。畢竟如果彈藥供給不上的話,那這些重武器就隻能當擺設了。而且一旦如此配置,我們的軍隊對於交通條件的依賴程度會比北洋軍更嚴重。”
大家又是一陣交頭接耳,很顯然,無論是馬西成還是萬耀煌對於王振宇的這個建軍思路都不太認可,尤其是在目前安江花費了巨資,又是修鐵路又是辦工業,卻隻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情況下。這些高層已經認為大帥走到洋務運動的誤區中去了。。。
王振宇心裏一陣沉默,看樣子軍隊的現代化之路還真的是不好走啊。
推廣一個大炮都這麼困難,將來要是玩飛機坦克,你們這幫孫子還不一個個跳出來指責老子的鼻子罵老子敗家啊?
王振宇覺得自己得說點什麼,但是問題自己現在是老大,表態容易啊,一說就把大家壓住了。但是也有忌諱,什麼話說多了就沒效用了。
王振宇的目光從在座的每一個人身上輕輕掃過,他想看看誰能出來解答一下萬耀煌和馬西成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