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血戰常德(二)(1 / 2)

劉敘彝立正敬禮道:“請軍座放心,就算是戰鬥到卑職最後一個人,卑職也會堅決守住朱家橋,一定不給咱們第二軍的軍旗抹黑。”

劉興滿意的喊道:“好,不愧是我們第二軍的好漢子,朱家橋就拜托你們全團的弟兄了,此戰之後,我一定親自向大帥為你們請功。”

“謝謝軍座!”

在安江,名義上青年軍的最高指揮機構中革軍委到現在也還停留在紙麵上。身為中革軍委委員長的王振宇給自己配備的另外兩個副委員長是田應詔和陸榮廷,不過這兩位一個在天津的租界裏從事外交活動,另一個則幹脆是掛個名。本人則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老家武鳴,除開每年一次的黨代會外,基本不再出席任何政治活動。

如此一來,王振宇就是中革軍委的唯一領導了,這也導致中革軍委秘書處和侍從處變成了兩套班子一套人馬。而在王振宇刻意安排下,從去年起,所有涉及青年軍的命令都不再以大帥的名義發布。而是搖身一變,統一用中革軍委的名義發布出來。雖然這有點脫褲子放屁的嫌疑,但是王振宇就此刻意宣布自己的所有命令都是合法的了,都是集體決策了,而他的青年軍也就這樣變成了黨衛軍,而不再是軍閥王振宇的私軍。

中革軍委實際設立在巡閱使府內,嗯,不過目前這個巡閱使的職務已經不存在了。從王振宇發布通電那一刻起,這個由袁世凱任命的巡閱使職務就自動被免除了。

王振宇一直擔心的法統問題也在這一刻被徹底解決了,此刻他正在辦公桌前等著王懷事那邊收的最新電報。

常德戰場注定要牽動交戰雙方最高指揮層的神經了,無論是王振宇還是袁世凱都知道這是雙方的第一戰,誰得手就意味著誰就能獲得先機。

王振宇看了最新的情報,彈了彈電報道:“馬繼增最後還是選擇走水路了,這仗已經開始進入我們的節奏了。王虎啊,你去把我的被子抱過來,今晚我就睡在這裏了,有什麼消息都立刻來報!”

馬繼增終於上船了,繡有討伐軍第一路軍司令馬字樣的大旗十分威武的插在船頭,迎風飄揚。

整個北洋第六師浩浩蕩蕩沿沅江逆流而上,遮天蔽日,氣勢驚人。

1月14日夜,馬繼增帥領的第六師按照原定計劃進入沅江支流,直奔常德而來,不過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深夜的朱家橋靜悄悄的,一隊由七八條漁船組成的船隊由遠及近,試圖悄悄從這裏通過。在這隊板船的後麵,一個高大的北方軍人正站在一條板船上,一邊死死的盯著前方,一邊搓動著自己寒冷的雙手以對抗冬夜的寒冷。心裏忍不住的暗罵道:“該死的老頭子,早不稱帝,晚不稱帝,偏偏在這大冬天來稱帝,搞的老子們這麼鬼冷的天還要出兵打仗,希望這次奇襲能夠成功,不然就難打了。”

這個高大的軍人不是別人,正是北洋陸軍第六師第十一旅二十二步兵團的團長黃振魁,本次作戰的先鋒任務就被交給了他。黃振魁是個老行伍出身了,在第六師素有勇名,辛亥年在漢口,正是該部在漢口一舉擊潰了黃興指揮的民軍主力原新軍第八師,按理說此人當是前途無量。不過在隨後的巷戰中,黃振魁做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情,麵對民軍遊擊隊的神出鬼沒,黃振魁直接下令點火燒毀漢口。這下好,連巷戰都不用打了,黃振魁也因為這一暴行直接前途無亮,沒有那個領導會喜歡胡作非為的部下。不過此人性格很有些古怪,對升官發財興趣不大,卻對戰陣廝殺情有獨鍾。所以每每第六師的先鋒任務他都會當仁不讓的接下,誰也不許和他搶,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黃振魁的計劃比馬寶琛的原版貨還要大膽,他直接從本團挑選了八十個最精銳的士兵,讓他們分乘七艘漁船朝常德進發,順利的話就來一出呂蒙白衣下荊州。

朱家橋的這一段河道比較窄,按黃振魁的慣性思維,如果有什麼埋伏,那就是在這了。

看著最後一條漁船進入狹窄的河道之後,黃振魁心裏終於安了下來,可幾乎就在心安的那一霎那,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噠噠噠。。。”四周突然火花四濺,槍聲四起。黃振魁一聽就知道是馬克沁重起機發出的聲音,如此凶猛的火力,不是埋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