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進軍(三)(2 / 2)

不過混亂僅僅隻持續了不到一個小時,青年軍入城了,趙東生看到了亂想,立刻把部隊撒了出去,一個街區一個街區的搜捕亂兵,發現有奸淫劫掠的,立刻槍斃。此刻趙東生最想抓到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戲弄了自己的夏鬥寅。想想自己在青年軍這個係統裏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若是讓大家知道自己居然信了這麼一個潑皮無賴,傳出去還不成了笑話。

師長一聲令下,自然是全程大搜捕,卻始終沒能抓住這個夏鬥寅。

夏鬥寅去哪裏了呢?原來在城破那一刻,夏鬥寅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的一切榮華與富貴在此刻都變成了浮雲。他知道什麼叫大勢已去,就算自己逃回宜昌也不過是苟延殘喘。所以他沒有再逃回城裏去收攏殘部,而是選擇獨自一人連衛士都不帶,跑了。一口氣跑到城外十裏的碼頭,租了條小漁船就去了武漢。原本也存了去投靠王占元東山再起的心思,但是他剛到武漢就發現王占元已經要跑了,投奔無望的他索性就躲在漢口的英租界裏,以在碼頭上扛包賣苦力為生(看王振宇把人給逼的),再後來租界被中國政府收回了,害怕被發現的夏鬥寅又上了火車,南下逃到了香港,最終病死在印度尼西亞,臨時前他還無比機動抓著兒孫的手道:“千萬不要騙人,我這一輩子啊就是。。。。”

對比上一回王振亞的七個小時的浴血攻擊,這一次的荊州攻防戰基本上隻有攻沒有防。戰鬥雖然曆時五個多小時才結束,但是整個戰鬥其實隻有幾分鍾,簡單來說就是第五師進行了一次火力展示,完畢。至於鄂軍第五旅還真的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連次像樣的抵抗都沒有。一萬五千人的隊伍,除開一千多人在炮擊中傷亡,三千多人逃走,一千多人被青年軍正法外,餘下九千多人被編入了勞動營。至於這個勞動營,那是最高統帥部下達的命令,凡是戰鬥被俘人員未喪失勞動力的,非軍事補充需要的,一律編入勞動營,服苦役三年,專門從事鐵路、公路以及城市建設。月俸一至三元不等,無故脫離立即處決。

這個勞動營的存在也成為了後世詬病王振宇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在當時來說,這個勞動營確實緩解了大規模公共基礎建設和軍事建設帶來的勞動力缺乏的巨大壓力。這個勞動營在整個內戰時期一直都存在,人數最多時達到了三十萬之巨。不過最高峰出現在對日和對蘇作戰時期,這個數字直接突破了五百萬。而所有涉及到勞動營的檔案後來都被設定為中華聯邦最高機密,直到維基解密成功解密為止,後人才發現,勞動營相對於王振宇時代的集中改造營還是十分人性的存在,至於集中改造營是個什麼東西,以後大家就知道了。

2月17日,王占元收到了三封電報。

第一封是青年軍的戰果通報,昨日我軍忠勇將士浴血奮戰一小時,攻克袁賊軍重鎮荊州,全殲守軍一萬五千人,是為荊州大捷。

一個小時?王占元不自覺的皺起來眉頭,雖然他知道夏鬥寅無論如何都不是青年軍的對手,但是他手上畢竟有一萬多人馬,居然連一天都守不住,實在是太飯桶了點。

第二封電報王占元一看就頭大了,是北京袁大總統親電,說是黎元洪已經南逃,要求在武漢布防,伺機逮捕。王占元看到這裏就直冒汗,老頭子糊塗了,這鄂軍幾乎都是黎胖子的兵,自己要真的敢公開抓捕,後果何其難料啊。

第三封電報才是王占元現在最想看到的,長江五省巡閱使馮國璋回電,令第二師即日撤離鄂省,全師移防蕪湖。還是自家大哥心痛人啊,不枉自己鞍前馬後跟隨多年,關鍵時候還不忘拉兄弟一把。

王占元既然定了主意要脫身,自然是不會去執行什麼抓捕黎元洪的命令了,相反,他還給鄂軍的將領們一人送了一份厚禮(到了這會也沒人敢去見誰了,都怕黑槍)。意思呢是山水有相逢,做人留一線。鄂軍的將領們也不願意跟北洋第二師火並,自然是禮送其出境了。

2月23日,王占元所部北洋第二師全線從湖北武漢地區撤離,此時徐源泉的第一突擊集群抵達蔡甸,而萬耀煌的第二突擊集群更是到了離武漢不到三十裏的江夏。

次日,黎元洪在鄂軍舊部的擁戴下,通電全國,宣布湖北獨立反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