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師401團和第七師701團是這次衝鋒的主力,說實話,打夜戰也是迫不得已,白崇禧之前已經派出偵察兵潛入敵方陣地查看過了,發現如果等白天再進攻的話,己方恐怕連河都過不了。而如果不過河,那麼這仗就變成隔岸互射了。
一線攻擊部隊的偵查兵已經連續三個晚上觀察了汨水的漲落情況,並且摸索了十幾個可以徒步涉水通過的地段。
401團團長劉敘彝此刻就在進攻發起陣地上,不用多說,這次戰爭結束,如果他還活著,那麼等著他的必然是高升,畢竟戰爭進行到現在,如朱家橋那樣的硬仗真的是很少見的,更多的戰鬥都是跟開了外掛一樣無比輕鬆。
701團原團長劉震寰已經調到第十師任職,所以目前的軍事主官是代理團長林虎,這個人身份比較複雜,有同盟會背景,卻又是陸榮廷的舊屬,所以組建第七師的時候,他的職務是701團副團長兼參謀長。但是此人很有才幹,跟隨白崇禧的幾次作戰中表現都和突出,所以這一次劉震寰高升後,林虎就被白崇禧破格任命為701團代團長,而原本的慣例,應該是702團團長接任的。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第一批涉水渡河的部隊,兩個團的尖刀連的官兵都配發了鋼盔。這可是個稀罕物件,是王振宇親自設計並推廣的,樣式接近於德國陸軍款式。起初大家都不喜歡戴這玩意,因為戴久了脖子疼。但是隨著這玩意有效降低傷亡的效果出來後,這個東西就變得搶手了。可惜因為生產能力的關係,目前這個名為“振宇式”的鋼盔還做不到人手一頂,但是所有的尖刀部隊都配發了,除此以外的部隊,排以上軍官也都配發了,這個情況還導致鋼盔一度成為青年軍的時尚用品。
林虎是廣西人,今年29歲了,能夠在三十歲前升到團長他還是很滿足的,畢竟現在這會不比青年軍初創了,所有的位置都站滿了人。林虎的性格特點直爽仗義,佩服有本事的人,所以對於劉敘彝那是相當的敬佩。理由自然是朱家橋之戰,《青年軍》軍報上連篇累牘,濃墨重彩的報道了這一次戰鬥。要不怎麼說玩槍杆子的弄不過玩筆杆子的了,在這些軍報記者的筆下,這一仗打的是驚天地泣鬼神,那馬繼曾的北洋第六師海潮般撲了過來,而劉敘彝領導的401步兵團卻如堅不可摧的岩石一般,任憑敵人撞的粉碎,我自巍然不動。這麼一來,在沒經曆過大戰林虎眼中,劉敘彝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這也是青年軍的一種文化了,凡是參加過玉帶門奇襲的,那就是最牛的主了,而參加了護國戰爭的也是很牛哄的了,直到對日和對蘇作戰以後,這個文化才被改變,跑題了。。。
林虎的那份尊重就寫在臉上,這讓劉敘彝也十分舒服,自然對林虎也客氣了許多。為了方便協調,劉敘彝和林虎商量之後,就把兩個團的團部放在相鄰的火力點裏。這個時期的青年軍不比後來的國防軍時期,團一級指揮部門前置是這個時期的傳統,被認為是勇敢的表現。可是後來是因為在對日作戰中發生了一起悲劇,經過王振宇再三強調和反複懲戒,這個時髦的傳統才被改變了。
離進攻還有一些時間,劉敘彝和林虎就靠著戰壕壁,一邊抽著特供煙和特供魚罐頭,一邊閑扯著。
“林虎老弟啊,你們701團按說在廣西也是參加過戰鬥的,怎麼我看著你手底下的這幫子弟兄有些緊張啊,個個都把眼睛死死的盯著前邊,不累啊?”
林虎聞言仔細一觀察,還真是,自己701團的突擊連隊這個時候個個表情嚴肅,雙手緊握鋼槍,目光直視前方,仿佛要在漆黑的夜幕裏找出一個敵人來。而再看看401團的突擊連隊,個個盤膝靠壁席地而坐,鋼盔都沒戴,全部放在腿上,閉目養神來著。
“劉大哥,你說的還真是,其實我們在廣西和廣東都打了幾仗,但是我們白師長很厲害,這幾仗都是靠著實力壓製住了對手。所以仔細想來跟玩兒似的,輕鬆的很,在廣東肇慶那仗就是這樣,追上去,抓俘虜就行了,開槍都省了。”
劉敘彝目瞪口呆道:“白參謀長這麼厲害?龍濟光的濟軍聽說很能打的啊,二次革命那會人家硬是把三倍於己的粵軍打得七零八落奪了廣州啊!”
林虎又深吸了一口:“誰說不是了!那個。。。”
“什麼人在抽煙,不知道燈火管製嗎?”林虎還沒說完,就被第七師師部執法隊的人的一聲暴喝給打斷了,林虎嚇得連忙把煙頭丟在地上,用腳踩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