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進軍江南(三)(1 / 2)

在南京,馮國璋的巡閱使府中,剛剛起床,在書房小坐的馮國璋剛剛聽副官念倪嗣衝發來的十萬火急的電報。

“又敗了!”馮國璋聽完之後不由自主的感歎了一句,然後起身背手在書房裏心情很是不好的踱起步來,過了一會有突然“張勳的定武軍到哪個位置了?”

副官楞了一下道:“已經到浦口了,正請示下一步行動計劃。”

“才到浦口?”馮國璋感覺一陣沒來由的心煩意亂,實在是沒辦法了,老頭子在北京已經是刮地三尺了,可依然沒能湊足開拔費。這個張勳還算是十分積極的了,雖有拖延,卻還是把軍隊開到浦口了。相比之下老頭子最初答應自己的三個師就很戲霸了:徐樹錚統帥的第十五師和第十六師開到徐州就因為鬧餉怎麼也不肯動了,而蔡成勳的第一師更是至今還停在張家口不肯挪窩,也不知道他打的是什麼主意?

馮國璋煩了一陣,甩甩了頭自言自語道:“唉,不去管他了。”

然後他對副官道:“讓廚子把早餐送去作戰室,我們走!”

作戰室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忙碌了,不管下頭的部隊怎麼稀巴,北洋高層參謀部門還是很專業高效的。大家大多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來的高材生,這一次戰事開始以後也都十分敬業的堅守在崗位上,一天三班倒以保證不誤事。

馮國璋進去的時候,正聽見一個名叫郭鬆齡的高級參謀正在大聲怒吼道:“你們去電報問一問,為什麼第二師遲遲在蕪湖還沒有上船,王占元將軍是不是非要看到叛軍攻陷了安慶才肯出兵?再問問楊善德和盧永祥兩位師長,他們準備等著叛軍挺近到什麼位置才決定執行巡閱使下達的命令。”

曆史在這裏開了一個大玩笑,原本在北京陸軍講武堂任教的郭鬆齡因為蝴蝶效應的影響,沒有按照曆史所說的那樣,跟隨摯友方聲濤去廣東投奔孫中山。而是十分意外的被王士珍從學堂調出來並帶到了南京,隨後成了馮國璋參謀班子的一員。而馮國璋對於這個性格耿直,智勇雙全的東北小夥子也充滿了好感,很快就任命時年32歲的郭鬆齡為高級參謀。而郭鬆齡也是個有心之人,獲得重用之後自然是全力以赴,不眠不休的替馮國璋謀劃全局。可惜在完美的計劃如果沒人去執行那也是在扯蛋,郭鬆齡現在就碰到這個情況了,所以他脾氣爆發了。

“茂宸啊,不要動怒了,咱們帶兵打仗,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碰不著啊,冷靜點,不要因為別人的過失幹擾你自己的判斷力”馮國璋進門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開導已經處在暴走狀態的郭鬆齡。

郭鬆齡見馮大帥來了,隻能壓了壓火氣很無奈的道:“大帥,不是卑職愛發火,這些師長們確實是不像話啊。這麼重大的軍事行動部署,小半個月過去了,結果卻是誰都沒有動一下,而叛軍已經打倒我們眼巴跟前了,您說我能不急嗎?”

馮國璋表示理解的點點頭,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徑直走到沙盤前問略帶自嘲的說道:“那現在是什麼情況呢?你給我這個空頭巡閱使說說”

郭鬆齡歎了口氣,順手抓起一根指揮棒指著沙盤道:“現在的局勢於我十分不利,由於我軍遲遲沒能實現集中兵力的原定計劃,現在安慶地區已經冒然打響。三天前,在安慶望江地區,我安武軍主力一萬三千人全部被殲,昨日,敵軍第三師攻破潛山防線,安武軍損失超過六千人。現在倪嗣衝將軍手中兵力不足萬人,這點兵力根本守不住安慶。根據我軍最新的調查顯示,就在安慶陣前,敵軍集中了大約三個主力師的兵力,估計在七八萬人之間,所以倪嗣衝將軍實際上是以少打多,而且還是分兵迎接,能打贏反倒奇怪了。”

郭鬆齡停頓了一下,仔細道:“如果卑職沒判斷錯的話,叛軍的打法實際上是兵分兩路,相互策應,沿江而下。在安慶同安武軍交手的實際上是敵軍的左路,而在右路,我們估算有差不多五六萬敵軍已經在向銅陵方向挺近,而原本計劃負責迎擊他們的第四師才走到常州,第十師才走到湖州,受此影響,原本計劃和第二師一起支援安慶前線的第五師走到巢湖就不肯再走了,說是怕後路不穩。”

“大帥,恕卑職直言,原定的以第二,第五師會合安武,定武兩軍迎擊叛軍的左路已經不現實了。咱們必須立刻調整部署,先穩住右路,爭取集中優勢兵力在右路取得勝利才是打破眼前困局的唯一辦法!”郭鬆齡最後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