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麵進攻還隻是一回事,最危險的永遠來自側麵,盧永祥率領的二個師就是要從南陵通過,從側麵殺入銅陵。這個戰術是北洋軍從小日本那裏學來的,在曆史上用的也還算不錯。在鎮壓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甚至是在北伐戰爭時期都多次使用。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北伐時期的南昌之戰,幾乎把蔣介石的黨軍第一師打的不複存在。
不過在南陵他們也遇到了硬茬,魯滌平的第十一師。
前麵說了,第十一師差不多是青年軍最弱的存在,如果讓他們如第一師那樣去打陣地戰,估計幾個波次下來就崩潰了。
不過不擅長陣地戰並不代表不擅長別的,魯滌平居然玩起了短促突擊。他以接受過正規訓練的原北洋第39旅的官兵為點,以點帶麵構築陣地,戰線仍由北洋軍突破。然後其他部隊就對著突破之後的的北洋軍一頓窮追猛打,而北洋軍因為側翼還有敵人,所以麵對這種近乎無賴的反撲一時半會也拿不出什麼像樣子的辦法出來。幾輪折騰下來,盧永祥驚奇的發現,自己不但沒能突破防線,反而折損了二三千人馬,活見鬼了。
氣惱之下盧永祥發現自己確實拿魯滌平這種近乎牛皮糖的打法毫無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硬啃骨頭,集中兵力,一個點一個點的把釘子拔出來。於是戰鬥立刻從突擊戰升級為攻堅戰,慘烈程度直接翻番,大家爛成了一團。
這裏頭以張自忠率領的111團第一營守衛的鬥家村最為激烈,整個村莊都被盧永祥用大炮轟了個稀巴拉,幾乎找不到一間完好無損的屋子了,可就是這樣,北洋軍的進攻再一次被頑強的張自忠部給打退了。盧永祥無比驚訝的問左右道:“我想確認一下,現在跟我們在作戰的是青年軍嗎?他們是人嗎?”
就在整個右路的戰鬥進入到了最激烈也是最慘烈階段的時候,在左路,青年軍也進入到了最後的攻堅階段。
白崇禧的攻擊命令是在3月29日淩晨四時被堅決徹底的執行的,三個野戰主力師集中了各類火炮三百五十多門,對著定武軍的陣地那就是一頓不客氣的亂揍。
這一次連張勳的指揮部附近也挨了幾發,導致了十幾個衛兵的死傷,這迫使張勳不得不連夜更換了自己的指揮部所在。
應該說定武軍的防線設計還是很合理的,青年軍不斷的朝著核心陣地壓縮,而定武軍卻不疾不徐,依托工事,不斷的阻擊。
幾乎每一個沙包都需要反複突擊,多次使用敢死隊和爆破手才能奪取,交戰雙方的傷亡都在直線上升。盡管攻擊部隊打的十分賣力,大事從淩晨四點打到下午三點多,持續了差不多十二個小時的攻擊之後,青年軍上下悲哀的發現,定武軍依然如一塊頑石一般堅持不懈,居然連一點崩潰的跡象都沒有。
請求休整的報告很快就被送到了左路軍指揮部,白崇禧看完了報告就扔在了地上,他聲色俱厲的告訴軍官們:“援兵是沒有的,休整也是不用想的,我這裏對你們沒有任何答複和要求,我唯一所求的隻是一個結果,明天中午,我要在和縣吃飯,就這麼簡單。”
話很快就被送到前沿,師長們立刻知道白崇禧生氣了,於是大家不得不再次硬著頭皮鼓起勁來,動員和調整自己的部隊,總而言之,不惜一切代價,繼續進攻。。。
這下子換到定武軍吃不消了,靠,你們青年軍不用休息的,玩疲勞戰了,這是?
北洋兵們扛不住了,人可以不吃飯,但是絕對不能不睡覺。由於兵力少的劣勢,定武軍連最基本的輪換都做不到。張勳等主要將領不斷到前線打氣,但是依然無法阻擋定武軍不斷明顯的崩潰征兆。
3月29日夜間十一時許,青年軍在和縣大多數地段同時實現突破,軍隊突入和縣城中,同定武軍展開巷戰,不過靠慮縣城的大小和房屋的情況,這個已經不成氣候了。
大勢已去啊張勳不得不帶著衛隊和主要軍官逃到長江邊,坐船逃往南京。
3月30日上午8時,殘存的五千多定武軍在蘇錫麟的指揮下向青年軍繳械投降,至此,經過28小時的激烈戰鬥,白崇禧全殲定武軍二萬,浦口的大門就這麼簡單的打開了。
和縣戰鬥也是青年軍曆史第一次成功的攻堅戰,因此被光榮的記入了軍史,而白崇禧也成為全軍上下公認的軍事天才,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