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合黨(一)(1 / 2)

黃興的出麵最終促成了孫中山攜夫人一起搬進了杜公館,這讓杜月笙這個上海的流氓大亨覺得很有麵子。而無論是黃興還是孫文不是會黨出身就是和會黨來往甚密,所以對住進杜月笙這個青幫流氓大亨家並不介意。這點從同盟會成立放在日本黑龍會總部就可以看出來,但是這給後來記錄和回顧這段曆史學家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為尊者諱,沒辦法,大家隻能把杜公館無情的從曆史教科書裏給摘了下來。

仔細算算,這居然是王振宇第一次見孫中山。

一身得體的西服,黃裏帶白的臉,瘦得有些叫人擔心,隸體“一”字的胡須卻透著一股子精神,看來最近的勝利讓他的日子過得很愉快,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更是彰顯了這位革命先行者的不屈。

但是這一切都是表象,王振宇不是後世那個落魄的大學生了,在這個時代的磨練已經讓他不再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了。

對於孫中山,王振宇從內心來說是極度排斥和厭惡的,不過這個排斥和厭惡的產生是有一個曲折的過程的。很小的時候,在王振宇的心中,這位國父是偉人一樣的存在,後世閱兵時國父的照片都會出來,無論是海峽那邊都一樣。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曆的增加,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關於這位國父的負麵內容終於和紅太陽一樣被暴露了出來,在王振宇的心中,孫文漸漸變成了一個無恥下流的代名詞,為了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甚至不惜出賣國家主權的象征。這樣的居然是國父,難怪都到了21世紀中國人的道德水平還低於世界同期水平。

而這一點在王振宇看到年輕貌美的宋慶齡後就變得愈發明顯了,你孫中山也是胡子拉碴一把的人了,人家宋慶齡的父親對你的革命又是捐錢又是捐物的,和著最後還的把女兒也捐獻給你?想想宋慶齡晚景的悲劇(父母的墳墓被破四舊,外甥女被工農幹部奸汙至死),孫中山更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孫中山從政治作為到人品都是一個讓王振宇感覺到不恥的存在,隻不過王振宇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心中,孫中山的政治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起碼在這上海,沒人不知道孫大炮是誰,卻有很多人不知道王振宇是誰!

所以王振宇依然是麵帶微笑,十分熱情的同這位革命先驅握手,這也是王振宇的一個優點,他從來不會因為一個人後來變壞而否定這個人的一切。至少就推翻滿清而言,孫中山是有曆史貢獻,至於後來淪為權力的奴隸,貌似整個同盟會也沒幾個人能幸免吧。如果不是後人非要把孫中山聖人化,王振宇或許還不會覺得孫中山有多可惡,畢竟孫中山在很多方麵還算是很厚道的,至少相對於那些無恥之徒而言要虛偽的多,也要好的多,大致可以歸屬於民主無量,獨裁無膽一類

孫文也是饒有興趣的看著眼前這個隻有二十五歲的年輕人,實在是年輕的讓人妒忌啊。青年軍在這一次護國戰爭中展現出的不單單是戰鬥力,更多的展現了他們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和後勤保障能力。這樣的軍事力量最終讓許崇智這樣的虎將都站到了主張合作的那一麵去了,不然單單一個陳炯明鬧小孩子脾氣還不足以影響孫文的想法和決策。

“文正老弟果然是年輕有為,聽說你是克強的學生,那也就算是我黨同誌了”孫文一幅長者的模樣。

老子什麼時候參加過同盟會或者是中華革命黨啊,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啊,這個孫大炮果然是善於拉關係。王振宇心中暗想道,臉上卻是一臉憨厚道:“克強公是我的恩主,若非克強公,也無王某今日了。”

孫文點點頭,也不在這個問題上深究下去,而是微笑的示意宋慶齡先坐下來,然後又示意王振宇坐下來。

大家都坐下來後,孫文開口道:“孫文有一事想問問文正老弟,對於中國之未來你有何看法?”

王振宇謙遜的笑了笑道:“王某不過是一介武夫,對於政治上的事情還需要諸如克強公,先生這樣的革命前輩多多提點。至於咱們國家的未來,文正有些荒謬的看法,鬥膽說出,還請兩位革命前輩指正。”

孫文連忙笑道:“文正實在是太客氣了,你我雖是初見,卻是投緣之人,亦是革命同誌,有話直言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