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胡漢民這個頭號刺頭外,還有一個人十分積極的反對合黨,他就是陳其美的學生蔣介石,他覺得陳其美的死十分詭異,很可能不是袁世凱幹得,而這裏頭嫌疑最大的很可能是王振宇這邊,因為他們獲利最豐。所以他組織了一批上海的革命黨人前往杜公館求見孫文,反對合黨。
可惜這個時候的蔣介石在革命黨內根本沒有半點地位可言,連孫文也隻是出來簡單見了一麵安撫一下大家的情緒就算了。所以蔣介石反對的聲音的連一點浪花都沒能激起,就消散在了空氣之中了。
而最讓雙方關心的還是九人名單,除開黃興,孫文,王振宇三人,另外六個人是誰也引起了各界高度的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特高課在南部中國的許多秘密諜報機關都遭到了打擊,對手根本就不搞什麼破獲,一旦發現嫌疑目標就實施肉體毀滅。這使得日本人隻能打落了牙齒往肚子裏吞,你總不能向北京政府抗議中國公民被殺吧(這些日本特務大多在中國潛伏多年,已經變成中國人了)?如果真這麼幹,英法美等列強會笑掉大牙的。
不過沒關係,這一次的談判內容日本人根本不擔心無法獲得,因為在中華革命黨內有許多他們的朋友。這讓日本人有了一種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感覺。不過不用擔心,日本人現在的判斷出了點問題,根據王亞樵收到的消息,日本人不但沒打算破壞這次並黨,反而積極指示其在中國的特務機構,一定要促成這次並黨,為日後的南北大戰創造條件。在日本方麵看來,並黨之後的中國可就真正的是南北分裂了。
對於日本人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王振宇不是很在乎,因為他已經決定對外公開談判過程了,這一點黃興和孫文雖然有一點不舒服但也默許了。畢竟現在的王振宇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軍隊也是最多的,所以王振宇才是最大的主角。
4月20日,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正式在上海華界宣告成立,九位委員名單如下:
黃興,孫文,王振宇,胡漢民,葉祖文,陳炯明,周質雲,張靜江,章太炎。
章太炎到沒什麼爭議,袁世凱前腳一蹦達,他後腳就結束了軟禁生活南下了。論威望,這位光複會的大佬可不亞於孫中山,所以王振宇一提名他作為社會名流進入九人委員會就立刻被通過了。真正有爭議的是張靜江,因為張靜江雖然是社會名流,但是他同時還是中華革命黨成員,孫文提名他進入九人委員會,就難免有人多壓人少的嫌疑。雙方為此爭論了很久,最後還是王振宇笑著化解了這個問題:“那就張靜江先生吧,我相信他的人品。”
而在張靜江和章太炎二個社會名流的強烈要求下,最後三個小組變成了五個小組,政體籌備組,政黨籌備組,軍事籌備組,法律籌備組以及財經籌備組。
其中政體籌備組組長章太炎,副組長周質雲,組員包括楊永泰、陳紹、汪精衛等共計九人。政黨籌備組組長孫文,副組長岑春煊,法律籌備組組長胡漢民,副組長章士釗,財經籌備組組長葉祖文,副組長張靜江。
而重頭戲是軍事籌備組,組長王振宇,副組長許崇智,組員包括李烈鈞,李宗仁,萬耀煌,徐源泉,陳炯明,朱執信,楊萬貴。
如此多的知名人士加入的結果就是各界的高度關注,王振宇的第一個目的達到了,通過這種眼球效應,至少在南方地區為即將成立的國民政府奠定一個公眾認可度,為將來的法統打基礎。
談判的地點最後被定在了華界的原北洋淞滬護軍使公署內,這到不是覺得租界方麵的安全保衛措施不到位,而是一個尊嚴問題,在洋人的地盤上決定國事終歸是不妥的。不過接待工作也是下了大功夫的,每位代表都安排了專門的服務人員,衛兵,醫護以及別墅和專車。
從租界到華界,王振宇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兩個世界,這更加促使他下定決心啟動南方九省的建設計劃。按照這個計劃,未來十年內,中國南方地區將成為世界列強之一。
談判出現僵持是在第二天的下午,首先出問題的就是軍事組和政體組。
由於王振宇這個組長要負責的事情比較多,而且恰好這一天,上海各總領館總領事集體拜會,王振宇和孫文一起出麵去接待了。
結果在軍事組談判的小屋子裏,氣氛變得陡然緊張起來。
主持會議的是許崇智,說實話,別看中華革命黨號稱十萬大軍,但是放在青年軍這幫虎將眼裏根本不夠看,所以對於許崇智這個革命黨人當副組長大家是有意見的。不過許崇智這人話不多,而且有點老好人的問題,大家譏諷挖苦了幾句出出氣之後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