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仔細想了想,發展工業有幾個基本功是一定要搞紮實的。
第一是人才,尤其是專門的技術人才,自己在湘西的時候就組織了留學生去歐美學習工業技術,這些人也快畢業回來了,可是這些人才都還隻是複製性人才。研發類的人才別說自己了,放眼全中國也沒幾個。如果不是因為有盧森堡的因素在裏麵,柳州那個百萬噸鋼鐵廠根本就是在扯蛋。不過貌似這個鋼鐵廠在亞洲出現都是不正常的,罪過,罪過!這個問題是個問題。
第二是技術,鋼鐵還好說,在盧森堡人的幫助下,全套的技術都有了,就算有什麼新技術的運用,要掌握也不難了。但是其他方麵了,化工,軍工,甚至連拖拉機的技術,王振宇現在都沒有。更不要說什麼飛機和巡洋艦了!那些玩意對於技術的要求程度更高,而白人全部都是外表憨厚內心奸詐之輩,把這些東西看的跟命的。到了後世,這些東西都被他們捂得嚴嚴的,花大力氣也引不進來。所以還是得靠自己研發,得,又繞回到第一個問題了,人才!
第三是管控,洋務運動和後世的生活經曆讓王振宇明白一個道理:經的好壞不光是取決於經本身的好壞,如果念經的和尚不行,再好的經他也能給你念歪了。看看剛剛被自己敲了一筆馬上要咽氣的盛宣懷就知道了,王振宇正在考慮要不要立個法,以後海軍的司令不準任命姓丁的,鐵道的部長不準任命姓盛的。開個玩笑,自己如此龐大的工業建設項目,如果順利建成,那麼就意味著在短短五年的時間,王振宇集九省之財富在亞洲建設了一個不亞於日本的強國。雖然還談不上打敗日本,但是卻至少能保證不那麼容易被日本打敗了。但是這裏麵存在很多問題,或者說是意外。
引進的技術和設備是否真的先進實用,管理人員是否盡職盡責,生產經營活動是否健康有序,最後的效益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甚至最恐怖的一點,奶奶的,這些具體執行的環節,下邊的人有沒有良心啊,回扣會吃多少啊?
一想到這裏王振宇就恨不得自己是個德國佬,希特勒也就是放在德國那對笨蛋裏麵才能夠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帶著第三帝國崛起,要是放在中國,保證他被官僚和好逸惡勞的小市民精神給耗到氣死也別想崛起。
這最後一條才是最讓王振宇頭痛的,因為他在南京的情報人員送回來的情報明白無誤的顯示,隨著國民政府的成立,局勢的穩定,收入的增長。由革命黨人組成的官僚階層迅速開始享受腐化的生活了,這點就是王振宇的部下都無法幸免,看來這就是人性啊。王振宇想到這裏不禁搖搖頭,不去想了,明天趙恒惕,白崇禧他們的歐洲軍事觀察團就要出發了,自己今晚還得請他們吃頓飯,這裏麵還有一些是光棍了,別回來的時候帶個歐洲婆娘回來那就真成西洋景了。
5月29日,王振宇親臨武漢碼頭為歐洲軍事觀察團一幹人等送行,團長趙恒惕上級,副團長白崇禧中將等七十多位軍事觀察員全部列隊接受王振宇的檢閱。
這一次的軍事觀察團在陣容上來說算是很強大的了,廖磊,李品仙,何應欽都是在這一次護國戰爭中大放光彩的角色。其他的成員則軍職偏低,張自忠是新近提拔的,其他諸如李濟深,陳誠,羅卓英,錢大鈞等人都是這一次王振宇從各軍中突擊提拔的一批青年軍官,很多都還不是青年軍出身。原本他們都被送入遷到武漢的青年軍陸軍大學學習了,可是才上了半個月的課又被緊急抽調到這個軍事觀察團跟隨一批高級將領進行所謂的實地學習,其實就是讓他們熟悉歐洲戰場。
王振宇堅信,是金子就會發光,如果自己冒然提拔這些曆史上的好苗子,那麼結果很可能是打破青年軍原有的結構,引起很大的混亂。畢竟軍隊是一個最講資曆和出身的地方,但是未來的遠征軍就不一樣了,這個地方的沒那麼多顧忌,而且一旦從歐洲回來,資曆甚至還會在國內駐軍之上,實在是提拔新進軍官的首選之地啊!
此外為了避免手下軍官喝兵血,王振宇還簽發了新的命令,所有的部隊以營為單位到軍備部直屬單位領取軍需,軍餉;而且對軍隊的管理進一步加強,以前在安江那會還不怕,反正上下是一心的。現在明著是一個黨了,但是誰敢保證自己那麼多軍隊裏會沒有幾個王八蛋吃裏扒外被策反的?唯一的辦法是加強對軍火的控製,這招是剛從日本流浪回來,還沒被取消通緝,暫時隻能躲在王振宇這裏當幕僚的楊度提出來的。所有的部隊以團為單位領取彈藥,而且領新必須用舊空殼來換。如此一來就基本上使得各部失去了囤積彈藥的可能,玩意真有人被策反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