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永遠都比撤退要來的輕鬆,至少對於目前正在組織德軍撤退的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兩位德軍統帥來說確實是這樣。
5月18日,麵對法軍總司令貝當親自指揮的五十萬步步逼近的法軍,魯登道夫終於勸說搖擺不定的興登堡元帥組織四十五萬德軍開始全線撤離,同時出南錫的一個師的德軍外,其他駐守在洛林四周地區的約四個師的德軍被魯登道夫要求不要進攻梅斯,而是去盧森堡地區死守,德軍總參謀部會調集一大堆物資過來支援他們堅守盧森堡,保證德國腹地的安全。事實上這個命令是十分正確的,因為缺少重裝備的德軍如果敢去進攻梅斯的話,估計會在中國遠征軍繳獲的一百門從德國海軍艦船上拆下來的210mm口徑大炮的打擊下全軍覆沒,最讓魯登道夫頭痛的是,在梅斯,這一百門大炮的專用炮彈一共存儲了足足六萬枚。。。
說吳佩孚是中國的魯登道夫其實還是有點小小的誇張,相比之下,同樣是撤退,魯登道夫的撤退就比吳佩孚的撤退要專業的多。曆史上無論是在山海關還是在賀勝橋,吳佩孚的撤退都更像是個人在逃命。
蔣百裏一看德國人這個情況,立刻就知道原定計劃執行不了了,於是白崇禧被蔣百裏小小的坑了一下。蔣百裏放棄了原定依托一二線陣地進行阻擊的計劃,而是改為不斷的襲擾,總之是減緩德軍的撤退速度。這是在蔣百裏接到白崇禧密電之後的決定,按照蔣百裏自己的說法:“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為法軍主力的抵達爭取時間,白總司令既然決定要在洛林地區和德軍進行一次混戰,那怎麼能少了我們的法國大廚呢?”
5月18日夜,貝當元帥抵達凡爾登,並接到了中國歐洲遠征軍方麵的密電,在密電中中國人十分明白無誤的告訴貝當元帥,中國軍隊將在洛林地區和德軍進行一次運動戰,估計戰況將非常激烈,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法軍跟進成為決定此戰勝敗的關鍵性鐵錘。貝當拿著地圖一看,大吃一驚,他突然想起印象中的那個隻有二十多歲,年輕的讓人嫉妒的中國將軍,這個年輕人的膽子還不是一般的大啊!思索再三,貝當元帥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參加這樣大膽的一個作戰需不需要通報法軍總參謀長福熙元帥?中國人的計劃可以說比去年的索姆河戰役還要大膽,一旦真的在這個情況下全殲這五十萬德軍,那麼基本上戰爭勝負的天平就會倒向法國這邊,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精銳的德國別說繼續進攻了,亡國都不是不可能的。可是這麼幹真的能行嗎?德國軍隊真的那麼好打敗?雖然占領了梅斯,但是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是不是跟他們那個智計百出的主帥的個人能力成正比呢?這些都讓貝當元帥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德國軍隊可不知道法國的元帥正在為是否要消滅自己而在猶豫,他們正在一絲不苟的執行著撤退的計劃,盡管這個計劃執行的並不順利。該死的中國人居然在主要線路上動用工兵埋設了地雷,而德國士兵雖然勇敢但是卻並不愚蠢,那種讓士兵用身體去排雷的共產主義壯舉顯然是不會發生在德國軍隊的身上嗎,這就使得德軍撤退的過程不得不放慢下來。
魯登道夫看著十幾公裏長的行軍隊伍和遠方的天際,他突然預感到在遠處有一個怪物正在等著自己,他想了一會就去找興登堡元帥了:“元帥閣下,我建議您立刻飛回柏林,德意誌帝國現在需要你來主持在盧森堡地區形成一條新的防線,我現在相信皇帝陛下的話了,來自東方的黃禍真的出現在了歐洲,我想我們都低估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
興登堡元帥十分驚訝的看著一臉嚴肅的魯登道夫:“不,我的朋友,我想你現在大概是太緊張了,其實中國人不過是鑽了我們的空子,占據了梅斯,然後湊巧抓到了我們的皇太子殿下。這沒什麼,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朝著梅斯進軍奪回皇太子殿下。真的,沒什麼黃禍,瓦德西元帥把他在中國的經曆都告訴我了,那些中國士兵一般都是用長矛和大刀的,而且喝碗水就敢來送死,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喜歡虐待自己的同胞。”
魯登道夫聽到興登堡的話嚇了一大跳,看來現在元帥閣下或許真的出問題了,他嚐試著說道:“元帥閣下,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實際上後來正是我們的皇帝陛下幫助當時的大清建立了現代化德式陸軍。另外在沃堡,我們付出了8000名最勇敢的德國士兵卻沒能打下這個地方,中國士兵的頑強程度是元帥您最初無法想象的,他們或許真的是皇帝陛下所描述的黃禍,而喚醒他們的,可能恰恰是我們德國人自己。所以我希望凡爾登這裏由我來收拾殘局,而您乘坐飛機前往柏林,帝國比這裏更需要您,我的元帥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