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喇嘛教(一)(1 / 2)

高高的藍天,白白的雲,成群的耗牛在空曠的高原上緩緩移動。

一支穿著灰藍色軍裝的軍隊正在高原上緩慢行進著,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所有的官兵臉上你都看不到太多的笑容,這支軍隊就是被國民政府宣布為叛軍的劉湘支隊。

此刻叛軍的頭頭劉湘正躺在一個滑竿上,由著四個精壯的漢子輪番抬著自己行軍。雖然抬滑竿的士兵累的氣喘籲籲,但是劉湘卻沒有叫停休息的意思,他此刻正在思考自己的人生。現在想想其實自己虧大了,自己似乎跳進了一個局裏了。

事情還要從川軍改編說起,去年西南事變的時候,劉湘還是川軍的一個師長,雖然名義上是四川督軍熊克武的部下,但是實際上並不是九人團的成員。因此在川軍改編的過程中,熊克武這些九人團的紛紛獲得重用,熊克武本人甚至還到了武漢擔任中央軍委委員。而劉湘隻撈到了一個雲南邊防總隊司令的職務,這點是讓劉湘很不忙的,因為青年軍的將領是無權幹涉地方民政的,這點和川軍很是不同。

但是隨後的事情讓劉湘很是驚訝,據說是武漢那位王大帥身邊頭號謀士的楊度楊皙子先生找到了自己和同樣憤憤不平的西康警備區司令楊森。三個人的密會上,這位楊先生提出了一個充滿誘惑的方案,那就是保留甚至擴編自己和楊森的隊伍,前提是兩人要替國民政府打頭陣。當時一方麵自己和楊森都還想手握軍權,另一方麵這個計劃據說還是蠻愛國的,一個帶兵入藏,一個帶兵入陝,然後在青海會師和平接管新疆。雖然兩人都立誌於當一個合格的軍閥,但是愛國將領的帽子多少還是有些吸引力的。

說起來劉湘和楊森還是有過節的,民國元年的時候,第一鎮改編為川軍第一師,張邦本支隊奉令歸還建製。但該支隊的第二營管帶楊森拒不接受命令。劉湘便與該營都練官孫中華、隊官唐式遵、楊國楨等串通一氣,甩開楊森,將第二營拖到資中。劉升為第二營營長。隨即,將部隊開駐瀘州。不過現在都在這個地步了,兩人隻能放下個人的過節,一合計就接受了楊度的計劃,假叛亂實平邊。劉湘手氣不好,抽到的簽是帥兵兩萬入藏,而楊森自然是統兵四萬入陝了。

隨後大批從川軍各部裁撤下來的兵源除了補充給遠征軍的全部都送到了兩人的部隊裏。劉湘這個雲南邊防總隊也不在雲南待著,天天和楊森的部隊在西康待在等候補充。

這期間北洋政府的說客還真的來找過劉湘和楊森,那位說客的口才也是相當了得,就說的兩人差點沒真的豎起反旗出兵攻打成都了。但是隨後兩人合計了一下,分析來分析去,自己這點人馬和裝備去和成都戴嶽的第六師過招十有八九要吃大虧,這個念頭自然也就跟著打消了。而且青年軍這邊也還不錯,裝備都是清一水的漢陽造,迫擊炮,山炮也都配齊了,軍餉更是一文不少。最重要的是楊度還給劉湘和楊森帶來了王振宇的親筆信,信中王振宇承諾道:“隻要盡心辦事,不生邪念,不生事端,事成之後,必然平反名譽,厚賞諸將。”

現在劉湘可沒有十天前出發時的得意了,這去西藏的路實在是難走的要死,一天行軍也就是個二十公裏左右,而且還得小心點,沒向導根本走不通。此外這些藏人也不是全都可靠,三天前雇的向導就把大家帶到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如果不是有個熟悉該地環境的漢族向導及時發現了問題,而且大家撤的也快,恐怕自己當場就被泥石流給活埋了。時候劉湘親自動手把向導給斃了。看樣子皙子先生給自己安排了一個苦活累活,早知道自己就不做什麼軍閥夢了,安安穩穩在大邑當自己的少爺不舒服的多。

想到這裏,劉湘睜開眼睛喊道:“幺爸,幺爸!”

隨後一個看起來比劉湘要小幾歲的年輕上尉軍官一陣小跑過來:“司令,什麼事情。”

這個人還確實是劉湘的幺爸,劉文輝。這個劉湘的爺爺是劉文輝的父親的親哥哥,所以兩個人論起輩分來,這個幺爸是當得的。劉文輝在曆史上也是個人物,不僅在四川幾十年的內戰中不倒,在蔣介石的打壓下不倒,而且新中國的曆次運動中也依然不倒,政治上神通廣大,人送外號“多寶道人。”。不過現在這個才21歲的年輕人卻看不出有什麼大能耐,去年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他原本是到四川本家侄子這裏擔任軍官的。結果人剛到四川沒多久,西南事變就發生了,川軍變成了青年軍的一部分。按照連以上軍官必須進武漢陸軍大學學習的原則,劉文輝隨後就被安排進了武漢陸軍大學第一期步兵速成班進行學習,這個學習能學多少東西到是未必,目地更多是在給軍隊的軍官打下統一的標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