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快步走入一號會議樓大廳的時候,即將扶正的國民政府專職副主席王隆中,副主席兼文官事務委員會委員長章太炎,政務院總理熊希齡,參政院院長梁啟超,立法院院長胡漢民五大佬紛紛帶頭鼓掌,歡迎王振宇的到來。
這一刻,全南京都明白了國民政府裏誰才是真正的老大,不是別人,正是眼前這個隻有二十七歲的年輕人,這點不服不行啊!
大家紛紛入座之後,王振宇自說自話的開始了發言:“突然決定和大家見麵開這個會了主要是有幾個事情要和大家談一談,這第一個事情就是要對已經作古的前清人物李鴻章做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這個我的秘書陳布雷起草了一份文件,大家待會傳閱一下,再加加工,還曆史一個清白,一個公道,不要讓那些真正搞垮這個國家,讓民族蒙羞的權貴逃脫曆史的審判。”
此言一出眾人麵麵相覷,原本都以為王振宇要來談孫文病休之後的問題了,可這一上來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李鴻章的評價問題。拜托,在座的都是搞政治的,這種評論是非對錯的事情可不是大家要操心的啊!
王振宇卻不在意大家的態度,而是繼續說下去:“第二個問題就是三農的問題,準確的說,我們的農村要搞一搞了,再不搞就算我們完成全國統一,我們也逃不出曆史的周期定律。這次我在武漢周邊的農村走訪了一下,發現這個農村地區,封建宗族勢力依然強大,農民的收入依然低下,而且對土地的依附性依然很強,這還是我們借著歐戰的機會從這個地區抽走了幾十萬壯丁之後的結果,其他的省份是什麼情況那就可想而知了。在座的都是國民政府的精英,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好不容易說服孫文病休的胡漢民現在自然是毫不客氣的站出來反對了“王委員長,如果胡某沒記錯,去年的這個時候,這個土地改革的計劃就已經出來了一次,但是在推廣中遇到了許多問題,然後還是您親自叫停的,怎麼一年之後,您又要啟動這個計劃了?這總的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或者說是理由吧。”
王振宇此時的心境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了,在暗殺事件之前,他對眼前這些曆史人物還抱有幻想,總覺得他們會一心為國為民,但是事實是如此的殘酷,這些人本質上就是政客,就是要爭奪權力,為此他們甚至不惜殺掉給予他們權力的自己。自己過去不斷放權的做法顯然是在玩以身飼虎的危險遊戲,所以現在王振宇要收攏大權了,而這一切就要從眼前這個土地改革入手,因為土地差不多就是中國社會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了。
“如果論學問,在座的都可以當得起我王文正的老師了,這點大家都不要謙虛,我自己有多少墨水自己是清楚的。但是有件事情上你們不如我想的多,所以現在是我來當這個委員長而不是你們。你們肯定想知道是什麼事情,就是這曆史上的興亡之道。我這段日子好好讀了讀明史,大家說說看這大明滅亡真的隻是因為閹黨誤國嗎?大家再看看離我們最近的這個大清王朝為什麼會垮台?”
不等大家回答王振宇又接著道:“其實無他,就一點,不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話大家都會說,但是有幾個大權在握的把民心當回事了?又有幾個人把民心是個什麼東西搞清楚了的?有的人認為隻要老百姓有飯吃,這政府就得民心了,這個觀點不能說全錯,但也絕不就是正確。人的需求一般是階梯式的,吃飽了就想要個媳婦,有了媳婦就想要個娃,接下來是富裕,尊貴。。。最後的理想就和在座的諸位一樣,求個無愧天地,青史留名了。”
眾人一陣哈哈大笑,王振宇自己也笑了起來。
“吃飯睡覺隻是基本需求,人生的發展進步才是需求的核心內容,你滿足了大部分人的核心需求,那麼你就獲得了民心,你就贏得了天下。曆朝曆代的建立都是在滿足人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的,而他們的滅亡無一例外都是因為自身體製的原因滿足不了國人的核心需求了。以滿清為例,八旗製度淩駕於全體國民之上,有的人生下來就可以衣食無憂,好逸惡勞。而有的人生下來辛苦耕耘,卻衣不遮體,食不果腹。而貧窮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曆朝曆代都是世襲製,窮人的子弟刻苦讀書尚可通過科舉獲得功名,英勇作戰尚可獲得升遷,總之出將入相尚有一絲可能。可是科舉被清政府廢除了,世襲製卻沒有被廢除。從軍打仗,立功再多也還是個士兵,而軍官卻是軍校委培,多是裙帶關係。官辦企業,百姓的子女工作的再努力,也是一個合同工人,而他們的子女隨隨便便就是企業高管。就這樣一個自殺的體製,滿清政府居然還沾沾自喜,自詡是學習西方列強的新政。事實上當你固化了社會各階層的存在,壟斷了權力和收益並斷絕了別人改變命運的渠道的時候,你自己離毀滅就不遠了。而我們,國社黨人,今天掌握了權力,切莫走前人走過的老路啊。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複哀後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