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築基丹(1 / 2)

煉丹是個功夫活。

對修者的要求頗高,不僅要心細,堅韌,有耐心,還要對靈力掌控自如。

越是高品階的丹藥,對火候的要求便越高。若是不能嚴格控製火焰的強弱,一爐丹藥很容易就會報廢。

一爐高品階的丹藥報廢,也就相當於一大堆靈石化為烏有。

除此之外,還要對每一種靈草的藥效了如指掌,知道煉丹過程的來龍去脈。

這一切,對林暮來說,都太複雜,太深奧。

寒冰仙子已經開始煉製築基丹,並沒空閑時間專門教導林暮。她索性直接丟下十幾枚玉簡,讓林暮自己去看。

這些玉簡,有些是門派前輩高人總結所得,有些是寒冰仙子自己的煉丹心得。

這些玉簡中的內容,無一不是精品,都是各人的獨門秘訣,即便是有靈石也很難買到。

林暮如饑似渴,除去偶爾休息片刻之外,每天的所有時間都泡在丹室,苦心鑽研煉丹之道。

這些玉簡都是適用於金丹期煉丹師的玉簡,對林暮來說太過深奧,許多內容林暮也隻是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摸不著頭腦。但是如此高深的玉簡,隻要稍稍明白其中一二,便能受益匪淺。

這煉丹的玉簡中,提出了許多大膽而又可行的猜想。

比如,煉丹的方式,一位門中的前輩就提出了幾種天馬行空的猜想。

通常來說,煉丹師煉丹都是用火來煉丹。根據火焰的品階不同,煉製出不同品階的丹藥。

這位前輩卻提出,可以用水來煉丹。

這令林暮覺得匪夷所思。

讀過之後,林暮方恍然大悟。

原來這水煉之法和火煉之法本質上並無太大區別。用火煉丹,不過是用強大的火力,將丹爐中的靈草靈藥化成藥液,在靈力的操縱下,藥液凝實成丹藥,一爐丹藥便算煉製完成。

這水煉之法所采用的原理和火煉之法如出一轍。修者隻需操縱丹爐中的水不停流動,將靈草靈藥化成藥液,然後在靈力的催發下,結成丹藥。

隻是和火煉之法相比,水煉之法速度太慢,對時間寶貴的修者來說,使用次數不宜太多。

而且,根據丹藥的不同,丹爐中所用的水也有不同。和火焰一樣,水也有不同種類,不同品階。比如九陽重水,葵水之精,三昧離水等等。

水的品階越高,煉製出的丹藥,藥效越好。

隻是高品階的水源,要比火焰還難以獲取,一般修者一生都很難見到一次。

水煉之法和火煉之法相比,雖然弊端頗多,但自身也有火煉之法所沒有的優勢。

比如,水煉之法煉製出的丹藥,藥性溫和,有利於修者煉化吸收,而且這種丹藥的藥效源遠流長,不像火煉之法煉製出的丹藥,隻要在一定時間內,沒有全部煉化吸收,就會無端消散。

水煉之法煉製出的丹藥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絕大部分的藥效都能完全被修者吸收,對靈草靈藥的利用率遠超火煉之法。

這兩種煉丹方式,各有優劣。

林暮對這種水煉之法倒是頗感興趣,隻是由於身上並無特異水源,煉製出的丹藥也都是凡品。

以後若是有機會,林暮倒想試試這水煉之法。

這些玉簡林暮足足用去一月時間,才堪堪全部讀完。

林暮不求甚解,隻要覺得有用的就努力記下。

一些特別高深的、難以記住的內容,林暮也沒有傻傻地去死記硬背。

在征得寒冰仙子的同意後,林暮拿出幾塊空白玉簡,將自己覺得有用的內容,抄錄在空白玉簡裏。

由於內容太多,林暮足足用去五枚空白玉簡,方將自己需要的內容抄錄完畢。

抄錄玉簡,對神識也有一定要求,一般至少是築基期的修者,方能抄錄玉簡。但林暮的神識遠勝常人,如今的神識修為和築基初期修者相比,毫不遜色半分。

抄錄玉簡對林暮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

隻是由於抄錄的內容太多,神識消耗不少,頭腦連續眩暈了三天。

整整一個月時間,寒冰仙子一直都在煉丹。

林暮在觀看玉簡學習之餘,也努力觀察寒冰仙子的煉丹手法。

但是看完之後,林暮方覺得自己以前是多麼淺薄。

寒冰仙子對火候的掌控勝過他十萬八千裏,林暮完全無法與之相比。

林暮原先以為自己可以隨意掌控火候的大小,做得已算不錯。

但是當他看到寒冰仙子的控火技巧,林暮有些無地自容。

為了更好地發揮丹藥中靈藥的藥效,寒冰仙子需要不斷變幻火焰的大小,有時根據爐內靈藥的分布不同,寒冰仙子也不時調整火焰的形狀,讓爐底每一處的火焰大小,都恰到好處。

今日。

林暮仍和往常一樣,靜立在丹爐旁,默默看寒冰仙子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