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微服(1 / 2)

吃完餛飩,黎湛竟是帶著馥笙出了城門。

“皇上,我們這是要去哪?”黎湛突然攬著她腳尖一點就穿過密密的樹林,最後落在一處城外的空地。馥笙窩在他懷裏,耳邊是呼嘯而過的風,吹得她鬢角的青絲飛舞,黎湛一隻手有力地護住她,她有些不解黎湛為何帶她出了城。

“你看。”然而落地之時,黎湛卻是伸出一隻手指著前頭密密麻麻的人……

馥笙睜大眼看了看,而後滿麵震驚,竟然都是難民!以老人和幼童為主,人數少說也有百來號!

“這不是京城邊界嗎……怎麼會有……”怎麼會有難民?

要知道黎國可是四國中最為富庶的一個國家,因為曆代君王鼓勵百姓耕作的同時也通商市,商人與農民不分貴賤,換作鑰國--人多地少,鼓勵耕作便成了曆代君王的政策,但是到底農耕不及從商來得賺錢,百姓還是喜歡從商,因此為了保證農耕糧食的供應,鑰國的皇帝曆代都是“重農抑商”,鑰國人的觀念--從商是下賤職業,一旦經商便再不能入仕途,所以除非真的走投無路,不然很少有人會放棄大好前程去做那被人輕賤的商戶。

相比鑰國,黎國就地廣人稀,農耕保障的基礎上,人們還可以從事經商,所以黎國百姓普遍是富裕的,貧苦的不是沒有,但是難民,還是在京城外的大批難民,這卻是絕無僅有!

見馥笙怔愣,黎湛長眉微凝,聲音低沉無奈,“若不是親眼所見,朕也不會信京城邊界還會有這多難民……”

馥笙回頭,看著他,“這些不是京城人,都是從外地湧進來的嗎?”京城大多居住的非富即貴,乞丐都少得可憐,哪裏會突然有這多難民?

攬著馥笙往前走,邊走邊解釋,“恩,西北鬧饑荒,顆粒無收,那些以農耕為生計的百姓沒了生計,便成了難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孺就更是無法果饑。這是第一批難民,她們是離京城近的一批,過不了多久,陸陸續續的會有更多難民湧過來……”說這話時,他不禁手微緊,馥笙感受到自己腰間一瞬加重的力道,心下明白,黎湛說到底還是一個好皇帝,體恤百姓的心情她感同身受--這也是她的子民,看到他們連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她看著也心疼。

“為何京兆尹不作為!百姓們不能進城,在城外哪裏有落腳吃飯的地方?”馥笙聲音微顫,她看到一個三歲大的小姑娘渾身髒兮兮的抱著一塊樹皮在認真地啃,抿唇不忍。

黎湛也看到了,他眸光帶著薄怒,“這些隻會報喜不報憂的廢物哪裏敢將難民迎進城?何況如果大批大批的難民湧進會影響民心,京城是個多事之地,京兆尹也沒膽子做主,隻得偷偷報給了朕……”

京兆尹倒是個不錯的官,隻是懦弱了些,礙於朝中一些大臣,很多事他做不了主也不敢聲張,但難民茲事體大,他不敢瞞上便偷偷彙報給了黎湛。

馥笙沉吟,黎湛說的不無道理,京城是黎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如果出了難民一事,人心難免惶惶,本來鑰國和風國虎視眈眈,黎湛斷然是不能亂了陣腳,可難民一事不解決又遲早會成大禍,想來黎湛最近忙的焦頭爛額正是因為這事,“京城繁華達官顯貴紙醉金迷,誰能想到還有一群吃不飽穿不好的可憐百姓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