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吳左(1 / 3)

趴伏在屍牆後麵的穀村有些煩躁,一路追擊支那人來到了這裏,已經鏖戰過半日了,要知道自己可是有200兵力的,就是不算上那百多個緬甸人,那自己的手下也有一個步兵小隊的精銳日軍。可是現在不光是一步未進,而且還被對方死死的壓製著了火力,到目前為止,自己還有不到140名士兵,也就是說從早上遇見那幾個支那人的斥候開始到現在,自己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

穀村很悲催,可是吳左並不是這麼想的,抱著步槍躲在屍牆後麵的吳左現在正在回想加入日軍之前,父親說過的一句話。作為一個頭人,父親親自把23歲的吳左和100名村丁送進了日軍部隊裏,臨分別前父親告訴吳左,不要太為日本人賣命,任何時候都要為自己和那些村丁們留一條退路,萬一日本人在緬甸失敗後失了勢,家族也好跟遠征軍和英國人有個交代。

吳家並不是真正的緬甸當地人,他吳家的祖上曾經做過大明朝的官員,因為清兵入關,吳家便舉家南遷進了緬甸。仗著自己手裏的百來人家丁和大把的金銀,吳家逐漸在緬甸站住了腳。進入民國之後,經過了幾代沉澱的吳家逐漸恢複了與雲南一些大家族的邊貿交易,在獲得了大筆金銀和武器的同時,吳左的父親吳鐵義也坐上了頭人的位置,成為了孟關一帶有名的大家族首領。

吳鐵義很會交際,和統治緬甸的英國人關係很好,他們吳家常年為駐紮在緬甸的英軍提供糧食和茶葉,順便從英國人手裏收購煙土販賣進雲貴一帶謀取暴利。可自打日本人進入緬甸境內,吳家的優勢沒有了,英國人太差了,居然打都沒有打便丟失了緬甸的港口和一些重鎮。42年來的遠征軍也是不堪一擊敗給了日軍,還引的日本追擊部隊順便拿下了緬北地區,這裏麵就包括吳家所在的孟關地區。

善於長袖善舞的吳鐵義見勢不妙,立馬對開進孟關的日本送上美女、糧食以及日軍需要的壯丁和資源,以求得自己家族的安全。大筆的錢財和物資送出,吳家得以苟延殘喘還保持著往日的一切,除了被日軍解除了吳家的自製武裝,沒收了槍械彈藥以外,吳家其他的方麵還和日本人沒有來之前是一樣的。

可是好景不長,日軍開始從緬甸駐軍中抽調兵力開赴東南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大量的老兵被抽走,補充來的都是些隻經過簡單訓練的年輕人甚至還有些是十幾歲的少年。緬甸境內多是叢林、丘陵地形,對於那些從日本本土剛來的新兵們來說,把他們送進叢林裏無疑就是讓他們去送死,緬甸駐軍司令部為了彌補部隊裏士兵數量的不足,便開始打起了緬甸人的主意,他們開始征召緬甸人加入日軍二線防守部隊,穿越叢林去為日軍探聽遠征軍的動向。

善於抓住時機的吳鐵義沒有丟掉這次機會,不同於緬甸人昂山的獨立建軍,吳鐵義選擇了把小兒子吳左和100村丁送進日軍部隊裏。樹大招風是中國人的禁忌,吳家就是因為風頭太勁才會被日軍盯上,所以吳鐵義選擇了與日軍附庸謀皮而不是合作自立。吳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入的日軍部隊,當然父親的教誨他也是深深記在腦海裏的。

對於遠征軍,吳左和大多數緬甸的年輕人一樣都不是很陌生,去年進入叢林追擊遠征軍的時候,吳左就帶著村丁們砍下了至少20個遠征軍士兵的頭顱,吳左甚至還搶回了一個遠征軍的女兵作為自己的玩物。現在,那個被自己玩膩了的遠征軍女兵已經被吳左送給了孟關另一個頭人家族的小兒子,這是他們這些大家族男孩子中經常做的交易。

中國積弱多年,遠在緬甸的吳家族人忘記了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他們早已經被自己當成了土生土長的緬甸人,尤其是吳左這一代人更是如此,所以他們在配合日軍追擊遠征軍的時候才會下狠手下死手。對於父親說的留一條後路,吳左不是很明白,現在既然是已經加入了日軍的部隊,那當然是要按照日軍的吩咐做事了,否則是要受到軍法處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