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直入玉門(1 / 2)

玉門關此時的城郭,卻比後世段業去旅遊時,要宏大的多。放眼望去,一座四方的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據向導說,南邊有鹽堿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長城北是疏勒河故道。

由於段業的酒泉軍在軍中整體偏北,因此可以清晰的看見舊長城,隻見東西走向的長城蜿蜒逶迤,一望無際,每隔5裏或10裏,就築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長城烽燧的周圍,偶爾還有低矮的土房子,那是將佐們休息的地方。在東西長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長城,繞過玉門關西側,向南直達陽關,關城北坡東西走向車道直通西域。

騎在馬上,段業看著尚算完好的長城,心中感慨萬千。

長城,永遠是中原漢人心中天然的屏障,自從戰國時秦,趙,燕三國修長城以來,曆經增修,雖然五湖入塞,可是今天,在江南漢人心中,長城之內,依然是失去的國土,遲早都要奪回來!

放眼看去,玉門關已經近在咫尺,難道在這裏,還要大打一仗麼?

可惜,這一次,讓段業失望了。

玉門關關城全用黃土夯築而成,如今城門大開,士卒們列隊兩廂,玉門關守將張統親自出城,一身白衣,帶著官府印綬,宣布投降呂光,手下軍馬全由呂光節製。

呂光聞言大喜,當即宣布張統依然鎮守玉門,所有將士均有賞賜,並且毫不懷疑的隻帶著段業等幾名僚屬進城,顯示了對張統的絕對信任。

張統本來還有些疑懼,但是見呂光舉止自若,談笑如常,手下也都個個輕鬆,這才放下心來,於是夜裏大宴,賓主盡歡,張統上下也就真心投降了。

玉門關不戰而開關,河西震動,呂光趁機傳檄河西各郡,要他們立即歸附,和他合兵一處勤王,這下子,才引起了梁熙足夠的重視。

話說那頭,涼州首府姑臧,這些天城中真是軍心浮動,民心不穩,大街小巷,茶樓酒肆到處都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好像天要塌下來了似的。但是,各種謠言的共同點,都是呂光馬上就要打過來了,那呂光從西域調回來百萬大軍,個個身高一丈多,見人就吃,見東西就搶。已經開始有富商開始打包袱準備跑路了。

去往刺史府的大街上,騎著快馬的將士來往不斷,四座城門均有軍兵把守,百姓出入也要經過嚴格盤查,整個姑臧城籠罩在一片戰爭的陰雲之中。

這時,無計可施的涼州刺史梁熙,才曉得楊翰的預言已經成了現實,可惜現在有什麼用呢?如今楊翰在高昌被斬殺的消息已經傳回來了,高昌,伊吾,玉門三道關隘,都沒有起到作用,眼下呂光過了玉門關,想必很快就有人會主動效仿張統主動去投降,涼州可以說已經岌岌可危了。

坐在刺史府大堂的虎皮交椅上,梁熙一籌莫展。他愁眉苦臉的對站立在大堂兩邊的文武官員道:“列位大人,我原想呂光無王命怎敢私離西域,又怎敢占我涼州。如今看來,他眼裏連天王都沒有,更何況我?也怪我優柔寡斷,沒有聽楊太守的話,及時派兵鎮守高梧穀口和伊吾關,致使楊太守兵敗被殺,又丟了高昌。今日得到噩耗,我才如夢初醒,奸賊呂光的嘴臉也昭然若揭。如今張大豫雖然戰敗,卻依然據守一方,呂光也已經步步緊逼,我梁熙自問鎮守涼州10年來,雖然不敢說多麼賢德,也算愛民如子,輕徭薄賦,厚待百姓,各位,你們說,我們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