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選擇戰場(1 / 2)

以有心算無心,以己之強擊敵之弱,乃是勝利之不二法門,除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外,打仗的次高境界不是大殺四方流血漂櫓,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打。段業最後看了看剛剛收到的一封密信,對著地圖仔細推敲著每一個細節,考慮了各種的可能,最終,他確定,這一次他還會贏!

剛剛攻下酒泉城的呂光大軍隻在酒泉城休整了一夜,然後除了楊穎的軍隊作為守備軍留駐酒泉外,大軍全部出城,繼續東進。他們是進攻方,速度越快越好,要形成破竹之勢,不能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

不出所料,當酒泉城陷落之後,呂光隻需派出幾個使者,祿福,沙頭,幹齊,玉門,延壽,表氏,會水,安彌,樂館9縣的縣令紛紛表示投降,交出了印綬和敕書,呂光也頗為大度,直接讓他們繼續當縣令,還說今後隻要好好幹,升官發財那是沒問題的。

不過,這些縣麵積都不大,人口也是散居,戰略地位隻是一般,呂光也懶得分兵去守,反正大局隻要穩定,不怕他們鬧出亂子來。就算有,酒泉轄的各縣根本沒有實力威脅整體形勢,大可以回頭再收拾他們。

如今兩軍的距離已經很近了,已經沒有可能再隱藏行程了,在派出不少斥候再次打探了敵情後,呂光下令,全軍東進,務必一戰擊潰梁胤軍!

大戰一觸即發。為了先聲奪人,呂光決定行堂堂之陣,光明正大的和梁胤決戰!

如今酒泉城東約50裏處,固延海子處,是酒泉城外少數幾個適合大軍安營紮寨的地方,這裏是在河西走廊開口處得一處所在,恰好西北方向口子大,東南方向口子下,而且有水源,有土山,梁胤大軍紮營在此。

昨天討論了很久,最終決定,大軍在此處紮營,一來可以扼守住大路,免得呂光大軍快速東進形成擋不住的架勢,再者此處是少數幾個可以駐守的地方,酒泉城東其他地方,都不是用武之地,再就是一旦不利,由於河西走廊在這個地方有個突然的收緊,到時候就算撤退,也可以擋住敵人一時。

不過,這其實也是妥協後的結果,梁胤,衛翰等人一直主張,稍作休整,然後大軍全力出擊,盡快與呂光決戰!

應該說,在這個時候,這個辦法,是正確的,因為時間的巧合,如果在開完會後迅速出擊,呂光的軍隊大部分在城內休整,少部分在城外巡弋,呂由的青騎雖然精銳,但人數不夠,最關鍵的是,呂光和段業杜進薑飛等人,都太自信了,他們並不是太看得起梁胤,不認為他敢果斷出擊,更不認為他敢夜戰。

所以說,曆史就是這麼巧合,機會隻有一次,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梁胤無奈的看著眾將,他們最終還是拒絕了自己的提議,雖然自己是主帥,雖然自己可以一意孤行,甚至隻帶著本部兵馬強行出擊,可是單單自己的兵馬,是不夠的,這樣也就失去了突襲的意義。

當然,梁胤自忖自己現在也沒有那個本錢,力排眾議,隻得和眾將妥協。

冷眼旁觀的彭鳳,笑的很開心。

第二日,梁胤起得很早,太陽甚至還沒完全爬起來,梁胤在打了一套軍拳後,正準備聚將議事,最後敲定部署,卻見一個小黃門大步流星的跑過來,高呼道:“報~~~~~~~”

“慢慢說。”梁胤見他跑的臉色通紅,不由微微笑道,一直以來,他對手下士卒都很和氣,所謂愛兵如子,說的就是他了。如今這個校尉手上卻是舉著一封信,氣喘籲籲的跑過來,高舉過頂,道:“大都督,這是敵軍射進來的!”

“嗯?”梁胤有些訝異的打開一看,卻隻看了數行,便神色嚴峻起來。

“擂鼓聚將!”梁胤一聲令下,急匆匆收起信回到了帥帳。

而很快,聚將的鼓聲在連夜搭建的軍營裏響起,涼州眾將匆匆穿上甲胄,整理盔纓,朝著帥帳跑來。上一次彭鳳打棍子的教訓還是還曆曆在目,彭鳳的屁股,這會兒還沒好利索呢。大家自然不敢怠慢。

有趣的是,有人在奔跑的同時,看見彭鳳雖然披著甲胄,也步履不慢的朝大帳跑去,不由打趣道:“彭太守?嘿,這次您怎麼也跑這麼急啊。”

彭鳳嘿然一笑,道:“大都督治軍太嚴,我老彭這次要是再遲到了,可不是打屁股的事兒了。”

“哈哈哈哈。”二人相對而笑,隻是笑意卻殊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