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力克等人看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趁現在,名正言順的奪了涼州的大權,不僅順理成章,而且能減少很多後遺症。如果有了涼州的人力物力,蒙力克等人都是響當當的好漢,還怕不能東山再起?
可是,苻洛不知道為什麼,居然主動宣示無意奪梁熙的位置,這可就麻煩了。
但這種場合,蒙力克等人也沒法說什麼,隻好眼睜睜看著苻洛和梁熙哥倆好一般把臂前行,笑吟吟的進了城。
而在那“軒轅書屋”,齊德和段業就像至交好友一般,已經雙雙坐下,越說越高興,那齊德已然挽起袖子,說的眉飛色舞,吐沫橫飛,而老板更是善解人意,跟他們倆都上了茶水,然後微笑的站在櫃台後麵看著兩個年輕人。
當然了,和齊德一起來的諸人,有些人饒有興致聽二人侃大山,當然也有些人覺得二人討論的話題太過分,已經自覺地閃人了。
“段兄高見呐!之前齊某也覺得朝廷北伐,雖然氣勢洶洶,終究好像差了那麼些火候,不過卻因為身在涼州,一直不知其訣竅,如今段兄這麼一說,就如同撥雲見日一般,條理清楚,讓人信服,段兄高才,齊某不如也。”齊德心悅誠服的說道。
原來,二人方才討論天下時局,偶然說到晉軍三路北伐的事情,段業當即就下了定論,說北伐一定不會成功,短期內晉國也沒光複中原的可能,沒有想到,這個齊德雖然身在涼州,卻一直希望晉軍能夠光複中土,這下子二人就爭論了起來。
可是,段業畢竟是穿越人士,對於曆史大勢之把握,卻不是齊德這樣的書生能比的。但是其實,段業對齊德的欽佩,卻遠甚於齊德對他。
不為別的,段業某種程度是作弊呢,是知道了結果來現,是拿著幾千年各種牛人智慧的結晶來展示,而齊德,甚至常年也隻是在涼州遊曆,根本沒有去過江南河北,也沒有充分的信息來源,聽到的基本是難以證實或者證偽的傳言。可是,他卻單單憑著自己的推斷,評估,揣測,再結合一些信息,就能把曆史的走勢預測個大概,這可是很強的能力!
這就好比去挖礦一樣,一個人拿著藏寶圖,當然能很準確的找到寶貝,但是這不算本事。如果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單單憑借自己的知識來找到礦脈,哪怕費了很大力氣,哪怕找的不算富礦,也是很了不起的。
老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段業曾經很相信,又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話段業過去是很不以為然的,但如今看了齊德,段業卻覺得自己完全誤會了。
如今雖然沒有科舉,不存在秀才的說法,但是齊德無疑就是這句話最好的注腳。要知道,天下事大抵是相通的,關鍵不在於有多少知識,而在於能否弄通裏麵的道理,而齊德顯然讀書不是讀的死書,並不會在尋章摘句裏死磕,而是搞清楚事物的聯係,單單憑這一點,就很了不起了。
另外,讓段業有些意外的,是齊德身在涼州,先後被多個政權統治,和中原王朝早就失去聯係了。但是這個人卻有著鮮明的民族立場,對於胡人極為不以為然,認為天下就該有漢人統治,而且這個觀點極為堅定,但又不偏激,這個讓段業很欣賞。
更欣賞的是,齊德還完全跳脫了這個年代常有的血統論,也就是說,在齊德看來,天下雖然該有漢人統治,但胡人並非必須殺光的寇仇,而且,中原神器,有德者居之,如今他雖然也認為司馬家是華夏正統,但是卻並沒有堅定捍衛之的決心,這一點讓段業心裏暗暗受用,已經起了招攬之心。
段業身邊,如今缺的就是這麼一個頂級的幕僚,而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齊德都是個合適的人選。
段業看齊德滿臉敬佩的看著自己,其實也有些心虛,無論如何,對於這樣的聰明人,自己一不小心就可能露了底,因此說話也是非常小心。他仔細想了想,才說道:“不過,齊兄也不必多慮,如今的朝廷,和過去的朝廷還是有所不同,我料這次北伐,雖然不能竟全功,但是也足以收複大片失地,而且關鍵在於,十餘年後,朝廷終於敢於主動出擊,此舉實在大長我天下漢人的威風,隻要有了進取之心,今年不行可以明年,一次不行可以幾次,這失去的河山,是終究可以光複的!”
“哎!”齊德一拍大腿,“這話是這麼說沒有錯,隻是齊某覺得可惜啊!百萬大軍,淝水之戰一戰成為齏粉,這是何等的好機會?這是70年來漢人光複河山最佳的時機啊!可恨!可恨齊某一介書生,卻是不能上陣殺敵,報效國家,此生甚憾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