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的事情,終究是風月,不能一直放在心上,不然作為上位者,會被人看輕了的,段業當然是曉得這一點的。
事實上,敦煌現在的發展,可以說是千頭萬緒,事情實在是很多,因為段業的攤子鋪的真的有夠大,雖然是一郡的太守,卻按照起碼是刺史的格局來布置,自然是有很多力有不逮的地方。
之前確定的要點,是要選拔大量的人才,段業最看好的,是科舉製度,但是很明顯,現在阻力實在是太大,在段業通過取得重大進展來建立威望之前,顯然是很難壓服反對勢力的。
可是,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現在既然沒有辦法通過科舉選拔大量人才,總不能就不做事了,科舉畢竟是常態化的辦法,總歸還要考慮一些非常的辦法,比如推薦。俗話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如果自己身邊的人,能夠出於公心,推薦一些合適的人來,段業當然不會迂腐的加以排斥。
白音等人的教徒們,已經陸續加入了軍隊裏,這樣一支力量,段業不能排斥,可是段業也必須防備自己的軍隊被他們掌握,因此之間分寸的把握,實在很讓人頭疼。
葛渤這邊,自然教派裏的人才也不少,對於葛渤,段業當然要放心得多,因此對於葛渤推薦的人,自然是不遺餘力的加以擢拔。
另外,段業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便是敦煌郡畢竟在涼州的西陲,距離西域很近,對於西域這邊,段業可是下了大工夫。
除了大力經營工商,拚命賺錢外,段業還不斷派出人手,在西域一代打樁腳,布置勢力,現在呂光還盯著,段業不敢有大動作,但是遲早,段業是一定要把西域給收入囊中的,一方麵這兒是自己的後院,如果不在自己手上,實在是不能放心。
如今一來諸葛玄能力有限,二來絳玉早就在那兒打下了一番基礎,段業自信,那西域肥沃之地,遲早會成為自己的糧倉金庫,他很有信心。
與此同時,江南的劉裕,也麵臨著人生裏最大的考驗,過了這一關,從此就一馬平川,過不去,便會黯淡到底。
事實上,劉裕自己的事情,早就不再重要了,關鍵是劉裕是一個指標,無形之中,謝安一係和敵對的一係,都把打倒劉裕,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杆,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劉裕現在也是身不由己。
朝廷的鬥爭,是從來都有得,但是這一次,卻是尤為的激烈,起初自然還是常用的手段,比如上奏章,造輿論,拚人頭,但是很快,風向就變了。
當有人公開把山東空虛,石越已經揮軍北上的消息攤開時,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
“石越離開,正是千載難逢之機,齊魯之地,東臨大海,西通中原,北接幽燕,南有淮北,正是兵家必爭之地,加之物產富饒,我國得之,有百利而無一害,現在正是空虛之時,當發大兵全力奪之,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現在不取,以後恐怕會後悔!”
說這話的,是謝玄,他畢竟是謝家的嫡係子孫,而且這一次他的表現,基本也是無可挑剔,而且謝玄平素為人彪悍,頗有幾分痞氣,尋常人也不敢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