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0)(1 / 2)

王忱說完抬頭望去,獸爐噴射出的沉香彌漫在整個殿堂,大晉國天子司馬曜很隨意地戴一頂白紗帽,身上罩著一件大袖衫,坐在禦案後,案上展著一道表章。除去侍立在側的兩個宮女,旁邊隻有司馬道子、王雅兩個人長身坐著,顯得整個大殿異常空曠。

司馬曜的聲音很親切,“元達,選章擬好了嗎?”這選章,就是方才王瑉正在寫的那章紙,雖然說,如今天下權柄,幾乎不在皇帝手上,但是士族門閥們再怎麼囂張,多少也得給皇帝六點基本的麵子,人事權,就是皇帝最重要的權力了,多少你得尊重一些。

雖然說皇帝沒有實權,人事問題讓他看看,其實隻是給他麵子,但是這是個禮儀的問題,如果你不尊重,皇帝當然不能把你怎麼樣,但是政敵們就有可能借此來攻訐你。所以除非到了廢立的時候,不然的話,臣子們對於司馬曜還是保持了基本的尊重的。

這時候,王忱雙手奉上表章,朗聲道:“臣已擬好,請陛下禦覽。”

一個小黃門蹭蹭跑過來,雙手接過表章,然後小心放到禦案上,司馬曜衝著王瑉笑了笑,然後拿起表章,很快的從頭到尾大體看了一遍,隨手遞給身旁的司馬道子,道:“道子,你看看。”

司馬道子是上一任皇帝簡文帝的兒子,司馬曜的親弟弟。現在封為琅琊王,有人說,這個封號,其實就是和王導那一支別苗頭的,因為外界一般稱呼他們家族,就叫做琅琊王家。

司馬道子在現在是與皇室血緣最近的一支,也因為謝家那時候一度取得了大權,而謝安不同於王敦桓溫那樣,對於皇權太過於壓製,因此司馬曜也稍微有了些自主權,因此司馬道子現在也算有了些權力。司馬曜認為,有司馬道子在身邊,自己的皇位多少能鞏固些,日後說不定還能成為名符其實的皇帝呢。

接過表章,司馬道子細細地瀏覽一遍,一皺眉,白了一眼王忱,可見他不以為然,司馬道子也沒說話。

司馬曜笑吟吟道:“元達,知道此次選官為什麼全部交由你來處置麼?”

王忱麵露微笑道:“當然是陛下的器重和信任。”

司馬曜點點頭,“卿家五世盛德,你父親王坦之有大功於朝廷,朕不會忘記的。”

王忱知道皇帝說的大功,是指當年謝安與王坦之一道阻止簡文帝將皇位傳給桓溫之事。那時候桓溫軍政大權在手,黨羽遍布朝野,可以說已經成了曹操第二,如果他非要篡位,恐怕也沒人能攔得住,但是最終,他還是沒有成功,某種程度來說,這也多虧了王坦之和謝安二人用話擠兌住了桓溫,桓溫這人好麵子,明明想當皇帝,卻又不願意去做亂臣賊子。

司馬曜繼續道:“嗬嗬嗬,同樣是王氏,嗯,你們太原王氏就和很多人不一樣,朕心裏有數,你們世代忠於皇室,德譽淵重,卿才氣過人,琅琊王多次舉薦,朕要重用你,吏部尚書陸納已晉職為尚書左仆射,他的位子由你來坐。別人說你年少氣盛,恃酒放誕,日後要稍加節製,莫廢王事。”

這番話,可是含義很深呐,除了對王忱封官許願,明著拉攏外,最要緊的一句話,是“同樣姓王”,這話就大可商榷了。

誰都知道,晉朝能夠偏安江南,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王家的緣故,而一般來說,由於地位相差懸殊,人家說的王家,無一例外就是王導王敦他們家——琅琊王家!

而司馬曜這話,就是明著暗示王忱,他對王家有意見了!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

王家一直把持著朝政,皇族對於王家不滿,那很正常,可是當初晉明帝就是被王家給翻掉了,因為彼此實力相差太過懸殊。所以說,就算有所不滿,他們也隻敢暗地來,不敢明著說。

那司馬曜現在居然敢明著說話了,這意味著什麼?

不過現在,王忱卻沒有空去多想,他慌忙叩頭道:“謝陛下,臣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司馬曜微微一笑,顯然很滿意,待他一眼掃到禦案上的那道表章,笑容慢慢從臉龐上褪去,冷冷道:“劉裕大軍,勢如破竹,丁零人起義,攻占黎陽,慕容衝占據鄴城,據說已經派人南下,欲與我朝通好,如今姚萇,乞伏國仁都已經高舉義旗,那偽秦如今已經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謝玄、桓石虔、朱序聯名上表,欲再次動員全國兵力,再伐中原,你們看如何?”

司馬道子未加思索便道:“皇兄,南北之役已曆四載,兵疲民倦,去年淝水之戰雖然大獲全勝,但是也基本用光了積蓄,而接下來的北伐,還是借錢打的,這錢怎麼還,還是個問題呢,如今府庫錢糧已經難以支撐前方的戰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