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1 / 3)

建康方向,憑借相對狹小的土地和數量較少的人口,能夠守住江南半壁江山,主要靠的就是淮河防線。而淮河防線,壽春和鍾離,就是兩個最關鍵的點之一。

劉裕大軍大部分還在山東境內,新占領的地盤也需要鞏固,就必須留下大量軍隊,否則,收複的地盤得而複失,那還不如不要勞師動眾去收複。

偏偏,苻睿大軍橫亙在豫東一線,就對鍾離和壽春二城形成威脅,一旦這兩座城池丟掉了,恐怕淮河一線,都會被苻睿大軍給控製,畢竟這是一支擁有十萬人的精銳軍隊。

劉億如現在還不知道,如今鍾離已經失守,劉裕自己在壽春城裏苦苦支撐,但是哪怕是從千裏之外來看,形勢也是不容樂觀。

問題還在於,誰都知道,晉國其實是幾支勢力支撐起來的,北府軍是自成體係,荊州軍如今因為桓衝等人選擇和謝安講和,所以還算能夠配合,可是其他的軍隊,不管是戰鬥力還是可靠度,其實根本不能幫到劉裕。

顯而易見,苻睿也是看準了形勢,在劉裕形勢最危險的時候,發出了雷霆一擊。

段業其實還做了很多不利於劉裕的事情,但是現在,哪裏是講出來的時候呢?尤其是怎麼能跟劉億如去講這個呢。劉億如很擔心,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其實以段業看來,苻睿肯定可以給劉裕製造不小的麻煩,但是想給劉裕帶來危險,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想了想,段業還是說道:“如姐,你放心啦,吉人自有天相嘛,劉大哥一定不會有事的。”

“嗯。”劉億如輕輕點頭,事實上現在她也知道,多想也沒有用,就算段業願意幫她,也是鞭長莫及。

她隻能在每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給自己的弟弟默默祈福。

與此同時,李非也徐徐說道:“……如果說關中對中原有高屋建瓴之勢,那麼隴西對關中占有高屋建瓴之勢。實際上,隴西不僅僅是據關中之上遊,它對漢中、四川也擁有上遊之勢。 公子您看,渭水、白龍江、西漢水等河流均發源於隴西。其中,滋補秦川的渭水向東流,經過關中,而白龍江南流,經過益州,西漢水東流漢中。從地勢來說,隴西地勢明顯高於關中、漢中和四川,所以,從炎黃開始,曆次戰爭之中,自關中、漢中、四川仰攻隴西較難,而自隴西下攻卻較易。”

見呂弘聽得認真,完全沒有和段業鬥蛐蛐時候的那種滿不在乎的樣子,李非也算鬆了口氣,還好,這三公子本質上還是很聰明的,隻是偶爾故意裝傻罷了。

呂弘也沒有辦法,呂紹和呂纂倆人都太牛,他不這樣,實在是一點空間也沒有。如果他那時候就顯得自己很能,很聰明,很有本事,那除了提前曝光陣亡,恐怕沒有任何好處。

韜光養晦,是已經實踐證明幾百年上千年都有效的法子。 所謂槍打出頭鳥,呂紹和呂纂都冒了頭,看起來氣勢洶洶,但是他們在呂光心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恐怕還有待商榷。

李非也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毅然選擇低調的追隨呂弘,因為他相信,比起呂纂或者呂紹,呂弘是一個更值得信任,也更有前途的人。

“三公子,我們繼續講吧。”李非說道。

“是,先生請。”呂弘的態度極為恭敬。

“三公子,我們涼州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對於關中、漢中和蜀中來說,無論哪一方,如能取得隴西,便取得了一種地理上的有利態勢。您想想,諸葛孔明為何不用魏延的子午穀奇謀?”

坐而論道,自然要有問有大,李非其實現在之於呂弘,某種程度來說,近乎師生關係了。現在,李非就在著力培養呂弘,尤其是要培養他的戰略眼光和思維方式。這次考校他,也是要順便驗收一下這些日子的成果。

所謂子午穀奇謀,是指的三國時期,諸葛亮首次北伐時,大將軍魏延提出子午穀奇襲之計,魏延提出,可以由他率領五千精兵,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走最近的道路,快速到達長安城下,守城的乃是魏國駙馬夏侯楙,此人懦弱無能,一旦聽聞大軍來攻,一旦會坐船逃跑,如此就可以一舉拿下長安。

而在此之後,則由諸葛亮率領大軍由斜穀趕到長安西麵,進行支援。再由長安的魏延和諸葛亮的主力兩麵圍殲關中的魏軍主力。

可是,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凶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而之後,魏軍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子午穀方向有了防範,也就再也沒有條件了。

也就是因為這件事,讓魏延覺得諸葛亮過分謹慎,沒有魄力,繼而就離心離德,不願服從。後人也以此作為魏延之後謀反的理由之一。

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子午穀奇謀,核心其實是一個弱國選擇主動進攻強國的核心城市,說實話,是很需要勇氣和想象力的。如何去考量,是很鍛煉人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