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6)(1 / 2)

劉穆之這下子是真的服氣了,不服不行。

這個年代,保密從來都是個大問題,由於書信這種東西,總歸有被人看見的可能,而且一旦泄密,想要補救,其實是很難得,因為大範圍澄清會適得其反,小範圍又會拉下關鍵人物。但其實,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保守住秘密,不是嗎?

段業在書信裏展示出的雄才大略和禮賢下士,這點劉穆之當然佩服,可是段業還能心細到考慮到這麼細節的問題,這才是真正見本事的地兒。

毛德祖看完了後,也是心生感慨。固然相比劉穆之來說,他更喜歡的是上陣殺敵,但是不代表他就不認字不曉得形勢。從這封既有宏觀視野,又對微觀細節把握很好的書信就可以看得出,段業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

劉國一直冷眼旁觀,注意著二人的表情,從臉色,就能看出他們的反應不錯,因此劉國說道:“二位,如何?”

劉穆之把書信交給劉國,坦率說道:“不瞞你說,段大人雅量高致,雄才大略,的確人中之傑,但是要我們就這樣,就表示投效,恐怕……”

劉國大度的笑了笑,道:“無妨,這也是必然的,如果二位貿然答應,劉某才不敢相信呢。這樣吧,段大人派我給二位帶來了點伴手,如果二位決意與段大人並肩作戰,隨時可以去敦煌,那伴手就是信物,如果不願,人各有誌,段大人當然也不會強求,這就算段大人的一點意思。”

說完,劉國取出了兩塊玉佩來。古話說,美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可見,對於士人來說,玉的地位是很高的。劉穆之也好,毛德祖也好,雖然他們是寒門,但是畢竟還是士,而不是農工商,他們當然曉得,贈玉的意義。

劉國手上拿的兩塊羊脂玉,是絳玉從龜茲帶出來的,質地細膩,光澤滋潤,狀如凝脂,做工精細,一看就不是凡品,還暖暖內含光,一時間,這北固山上,仿佛都增色幾分。

劉穆之和毛德祖對視一眼,劉穆之坦然接過,道:“既然段大人如此盛情,劉穆之如果不接,便是矯情了,就此謝過!”

毛德祖也幹脆的接過,劉國心中對二人好感大增,如果這個時候他們倆一味謙讓,反而讓人看不起。大丈夫,就是得拿的起,放得下。

接下來,三人之間,便輪番飲酒,高聲談笑,終於酩酊大醉……

樂都城,今天是個好日子,是禿發部大首領禿發思複鞬的壽辰。

整個樂都城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禿發部自從在段業的幫助下光複以來,這是頭一樁喜事,也正應該好好操辦一番,既是提振宗族的心氣,又能一掃晦氣,還能趁機拉攏前來拜壽的賓客。

禿發思複鞬,既是禿發部的族長,同時也是呂光麾下的官員,因此今天辦壽宴,其實也是雙軌製,一方麵自然要接待往來的賓客,另一方麵,也會盟部族內的各分支,所以幹脆他在樂都城廣開流水席,但凡是城內居民也好,往來商客也好,隻要是來拜壽的,都可以來這裏大吃一頓。

忙裏偷閑的段業帶著胡凱和崔浩正在街上溜達,今天的樂都城,人潮洶湧,摩肩接踵,可是真的有點名城大邑的味道,當然想也知道,其實不少人,就是蹭吃蹭喝來著,既然族長大人這麼慷慨,大家豈有不捧場之理呢?

“嘖嘖,聽說光牛就殺了8000頭,雞鴨魚肉更是不可勝數,這位先生,還真是大手筆呢。”胡凱嘖嘖有聲,畢竟胡凱是出身丐幫,節儉慣了的,在敦煌段業等人,也不鋪張浪費,看在他眼裏,在和這裏一對照,多少有些不習慣。

“嗬嗬,話不能這麼說。”崔浩接茬,道:“昔日石崇和王愷鬥富,縱然武帝司馬炎介入,也不能改變局勢,二人之鋪張,比起今日禿發思複鞬這點排場,卻是不能比的。”

“對。”段業說道,“他今兒擺這個排場,要的就是個人氣,就是個麵子,來吃他飯喝他酒的人越多,就越起作用,嗬嗬,我要是他的話,哪怕是砸鍋賣鐵,借錢,也要充這個麵子,哪怕是打腫臉充胖子,也得辦。”

正說著呢,胡凱突然眼睛一眯,道:“大人,您看,這可是冤家路窄啊。”

段業定睛一看,原來,之前曾經與自己在街上爭執的折彥鐵,居然大刺刺跑到自己麵前,不過今兒這折彥鐵還是好好打扮了一番,換上了長衫戴上了冠,多少有點那麼回事兒了。